会宁农膜的蜕变
——“人人参与农膜回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征文活动参赛作品
农膜,又称薄膜塑料,种植户对我一定不陌生,包括地膜(也叫农用地膜)、棚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使用方式主要用于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其方式依当地自然条件、作物种类、生产季节及栽培习惯不同而异。有平畦覆盖、高畦覆盖、沟种坡覆、双垄沟覆盖等。主要作用具有减轻雨滴打击、防止冲刷与结皮形成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天旱保墒、雨后提墒,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能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使地温下降慢、持续时间长,利于肥料的腐熟和分解,提高土地肥力。因地膜覆盖成本低、使用方便、增产幅度大,是一项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高作物产量的常用措施。所以其适用数量庞大。
农膜虽然有许多优点,赢得种植户的钟爱,但也缺点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土壤环境的危害。由于大量农用残膜的存在,破坏了土壤的原有结构,使土壤失去了保水保肥的持续性,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严重时会引起地下水难下渗,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造成作物减产。二是对农作物的危害。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了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凡具有残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作物株间施肥时,有大块残膜隔离则隔肥,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主要表现为种子发芽困难、上涨势弱、产量低、品质差等。三是对农村人居环境景观的影响。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家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白色污染”。四是对牲畜的危害 地面露头的残膜与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
总之,从地膜残留污染对环境和作物产量产生的危害可以看出,地膜栽培农田中残留地膜量,大都接近或达到了能使作物减产的临界值。因此,防治地膜污染已经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为此广大科研人员和农业基层人员因地制宜,研究出各种各样的对策,来防止农膜对人类的危害,变废为宝。有大力推广适期揭膜技术、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措施、研究开发可降解地膜,寻找农膜替代品、优化耕作制度等多种措施。而农膜赖以生存的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平均海拔2025米,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降水量37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00毫米。年地膜覆盖面积均达到到200万亩以上。该地区地膜使用始于1990年前后,覆膜方式普遍为半膜平覆,一亩用量4kg,一年覆一次新膜。 2007年后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普及,一膜多年用逐步兴起,现在基本上以一膜二年用为主,按新膜一膜玉米——二膜谷子(胡麻)等的轮作方式二年换覆一次新膜。地膜厚度标准提高后,一亩用量一般8kg以上。 会宁县推广农膜覆盖栽培已经有30多年的历时,该技术增温保墒的特点给会宁农业最大的短板——干旱少雨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也给了农膜施展拳脚的空间,加之近年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更是推动了农膜大面积应用,仅2020年旱作农业地膜覆盖面积200万亩,农膜使用量9739吨;棚膜覆盖面积为1.5万亩,棚膜使用量800吨。全县共有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6家,建立“十有”回收网点23个,培育专业化回收组织8家,总计回收废旧农膜数量近8000吨,回收率达80%以上。
全县废旧农膜处理方式主要有回收利用和群众自行捡拾。为了解农膜残留状况,开展了废旧地膜残留对农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试验、适时揭膜对农作物产量和残膜回收率的影响试验、农田残膜监测等试验,据农环技术人员调查,会宁县目前农膜残留量19%左右。
为了减少农膜残留,会宁县已形成完善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推广高标准地膜(0.01mm地膜、可降解地膜)→捡拾(人工捡拾、机械捡拾)→乡村建设回收网点、流动回收商贩→交售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初级加工→深加工体系。并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体系,推进地膜捡拾机械化及回收专业化利用废旧农膜示范县建设,探索建立“谁生产、谁回收”的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由地膜生产企业(制种公司),统一供膜、统一铺膜、统一回收,地膜回收责任由使用者转到生产者,农民由买产品转为买服务,推动地膜生产企业回收废旧地膜。完善农田地膜残留国控点监测工作,2020年10月底前完成示范县建设农田地膜残留点20个、样品100个;配合省农科院完成会宁县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1个,农田地膜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入户12户,废旧地膜样品5个、土样1个;配合兰州大学曹教授完成示范县地膜残留监测4个乡镇,20个样品,所有样品应邮寄各对口单位。
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农膜终于从“白色污染”又华丽变身成为为人民谋利益的小颗粒被输送到全国各地,加工成人类所需要的各种建材。
作者:会宁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站 李文卿
编辑:李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