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资源优势 打造陇药品牌——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岷县产业帮扶侧记
甘肃是中药材大省,产业小省,中医药产业开发层次低,精深加工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药农辛辛苦苦种植的药材只能卖个“庄稼钱”。如何把优势产业链转化成致富链,是全省上下都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份协议,饱含着34年不变的情怀
3月30日,在岷县政府招待所会议室,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宋保才与岷县县委书记郭世杰、县长梁德铭签订了《中药产业发展合作协议》,举行了甘肃省药检院与岷县当归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揭牌,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闾井镇政府启动扶贫车间建设。
宋保才说,全力服务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大对中医中药产业指导和扶持力度,挖掘资源优势,打造陇药品牌,助力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是一项发展工程,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所以省药监部门组织开展了此次以“服务产业发展,决胜脱贫攻坚,助推绿色崛起”为主题的系列帮扶行动。
“34年来,从最初的省医药公司到如今的省药监局,历经了5次改革。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打造岷归品牌、扶持产业发展,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成了历代药监人永不散去的情怀,接力追求的目标。”宋保才说,这次省药监局与岷县对接,签订《中药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标志着与岷县进入深度合作时期,在转变监管理念、扶持产业发展、助推甘肃绿色崛起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明确合作内容,撑起一条致富的路子
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的岷县,药农十分渴望找到一条把特色优势产业链转化成致富链的路子。 岷县县委书记郭世杰说,经过多次调研论证,省药监局与岷县双方反复的研究,协议中的合作内容含金量高,举措务实,实现了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落实协议内容,必将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推动岷县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注意到,《中药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涉及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咨询研究、产品开发、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科研合作,中药产业发展协作、中药材绿色种植、“龙头企业+ GMP扶贫车间”产业发展模式、道地中药材生产加工标准规范,以及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联系村脱贫攻坚等十余项内容,明确提出加大贫困村产业扶贫力度,提升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与甘肃岷县当归院共建联合实验室,支持岷县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产业要发展,质量是前提,技术是关键。”宋保才说,省药监局将先期投入1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省药品检验研究院与岷县当归研究所共建联合实验室;投入20万元,支持岷县药品检验中心检验能力建设,重点研究建立“岷归”等道地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和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开展以甘肃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各类产品开发等工作,引导甘肃乃至国内中药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及全产业链发展。
同时,将全力助力脱贫攻坚,为闾井镇5个村及专业合作社先期支持120万帮扶资金,实施产业带动、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争取国家药监局特殊政策支持,在岷县率先开展先行先试,试点推行“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农户”模式,建设中药材产地加工产业园,利用国内中药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依托甘肃省当归、党参、黄(红)芪等地产大宗中药材资源,从事净制、切制等中药材产地加工,供应全国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企业,并开展全国范围中药饮片委托生产业务。通过此种方式,探索突破农户分散加工质量监管难题,既从源头上保障中药材大宗品种的质量,又从根本上促进贫困群众长期稳定脱贫。
岷县县委书记郭世杰说,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种植大户及药农的规范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激发全县创新发展药材产业的积极性,为做大做强做精岷县中药材产业,促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必将激发岷县药农脱贫致富的动力。
四大举措,加速推进绿色崛起
加强对中医中药产业的指导和支持,挖掘中医药资源优势,打造陇药品牌,助力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为此,省药品监管局围绕“发展中药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加速绿色崛起”的主题深入展开研讨,以推进岷县中药产业发展为主抓手和突破口,实施“加强政策支持、坚持标准引领、开展战略合作、提升服务能力”四大举措,推动陇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绿色崛起,已成为甘肃药监人的思想共识和务实行动。
宋保才说,省药监局要发挥好职能作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全力服务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大对中医中药产业指导和扶持力度,重视解决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以及品质控制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出台政策,盘活有市场潜力的药品批准文号,加大新药研发和中药材品种二次开发支持力度,推进中药大品种大品牌高标准培育,鼓励技术、工艺革新,支持工业饮片、鲜切饮片等新业态、新经济模式先行先试,壮大中药饮片、中成药企业主体,挖掘资源优势,打造陇药品牌,以“好药材”造“好中药”,努力把甘肃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医药原料保障供应基地,助力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抓好当归、党参、黄芪等11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地方标准修订和完善,填补地方习用药材及其炮制方法的研究空白。加大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生企业集团的合作,加强与广药、中国中药、天士力、康美、神威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引进龙头企业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和产地加工基地,推进“龙头企业+扶贫车间”产业新型模式,支持大健康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政策解读、技术服务和监督检查,助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超前介入、集成服务、加强协调,年内实现武威重离子治疗系统注册上市。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