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替代 无机减量------张掖厚植农业绿色发展底蕴
“人的命脉在田”。大力实施“净土工程”,守好良田沃土质量底线,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是实现农业产业兴旺、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张掖市农业农村局按照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着眼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全面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投入“有机替代、无机减量”“化肥零增长行动”,高质量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努力夯实全市绿色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高站位审视市情,凝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共识。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精髓,客观审视农业农村发展市情,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脉搏,聚焦农田过量或不合理施用化肥、土壤盐碱化加剧、生产投入成本高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农产品品质下降等现实突出问题,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把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刚性约束,扭住“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生态保护”这个绿色发展关键,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坚守耕地红线,坚持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土地产出率,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以量为先”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以质优先”的需求转变。广泛凝聚共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工作部署要求,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的施肥理念,取土试验固基础,技术示范创模式,项目带动促发展,全面提高科学施肥和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加快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方式。
高水平组织领导,大力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奖补项目。
抢抓中央财政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机遇,申报立项,高水平组织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大力实施《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奖补》项目。坚持“一定三年不变”原则,落实“买一补二”奖补政策,每亩每年补贴200元有机肥料,在全市六县(区)蔬菜等重点作物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采取“划区定片”办法,建设19个千亩核心示范区,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30多家,农户200多户。通过项目奖补,吸引社会投资3000万元以上,投入总资金近亿元,强力带动大面积增施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2017年完成示范推广奖补10.7万亩,项目区耕地平均每亩增施有机肥料230公斤,亩减少化学肥料10-15公斤,减少11.6%以上。2018年计划落实推广面积20万亩,上半年已完成10.8万亩。计划通过三年实施,力争完成30万亩以上,项目示范区化肥用量减少15% 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2%以上,耕地土壤有机质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实施废弃物资源收处利用奖补政策,对项目中标有机肥企业收处秸秆(或尾菜、食用菌菌渣)并添加生产有机肥料的给予直接补贴,刺激全市有机肥料企业收处有机废弃物近100万吨。近两年带动新建10万吨产能有机肥料企业4家,原有4家有机肥企业通过技改提升规模,产能均超过10万吨。全市目前的14家企业有机肥料综合产能达到120万吨以上,年可带动处理利用400万吨农业废弃物资源。
高密度转化成果,不断巩固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
近两年争取中央和省级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大力支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高标准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20多个,引进示范推广新型肥料品种30多个。落实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措施,每年示范推广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等有机替代面积230万亩。通过试验研究和探索总结,形成一大批科学减肥技术模式,建立完善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有力推进科学施肥、科学减肥、环保施肥进程。通过手机短信、“千乡千店、一屏一机”、智能化配肥站,免费向农户提供施肥建议,引导推广有机替代,科学减少化肥用量。广泛开展新型经营主体个性化施肥技术服务,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年实施350万亩以上。大范围开展技术培训,年培训农民2.5万人(次)以上,大面积普及科学施肥技术知识。推行精准施肥,调整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年推广配方肥140万亩,耕地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2018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30.37万吨,较上年增加0.13万吨,增幅下降到0.38%,肥料利用率提高到38.6%。建立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国家和省级长期定位监测点463个,为耕地质量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和到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确保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同时保持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为减少耕地污染,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坚强保障。
有机替代,无机减量,厚植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是推进新时代农业产业兴旺发展的必由之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良好耕地质量环境正悄然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