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水资源短缺已是制约和影响张掖市农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水肥一体化在节水减肥省工、节本提质增效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有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对保证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张掖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持续扩大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提升玉米制种、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等高附加值农业产业水平,推动全市农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科学研判,积极筹划节水项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及批示和在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眼推进张掖绿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专门力量,广泛调查研究,结合重点特色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耕地质量提升、高效农田节水实际,精心谋划筛选,编制评审了《甘肃省张掖市200万亩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积极申报争取纳入甘肃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项目库,争取“十四五”建设200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
多方融合,加快水肥一体化推广步伐。坚持把水肥一体化作为高效节水灌溉的关键措施,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同步融合推进。2019年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加强市县配套和群众自筹,整合涉农项目,完成36个乡镇98个行政村1个林场共29.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其中累计完成高效节水灌溉26.14万亩。2020年,全市计划在6县区的41个乡镇150个行政村完成46.1万亩建设任务,计划80%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快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组装配套与推广步伐,有力夯实了全市高效节水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目前,全市水肥一体化技术累计示范推广93.88万亩,新增36.88万亩,实现了节地10%、节药20%、节肥30%、节水40%、省工50%的目标,预计年节约灌溉用水1.5亿立方米,节本增收5亿元左右。
项目带动,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和河西控水”的思路,2017年全市争取实施旱作农业(水肥一体化)推广项目,重点在土地流转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建立高标准水肥一体化示范区11个,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3.16万亩,建成水溶肥料自动加肥服务站7处,有力带动了全市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的迅速扩大。今年,农业农村部财政支持我市实施以垄膜沟灌技术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山丹、民乐、临泽、甘州4县(区)连片示范推广垄膜沟灌技术8.1万亩,辐射带动全市完成垄膜沟灌节水技术200万亩以上。山丹县实施省级财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马铃薯产业发展项目,临泽县实施中央财政退化耕地治理项目,重点开展智能物联网水肥一体化建设,通过高标准示范带动,引领全市高效节水农业向智慧农业新高点迈进。
加强研究,夯实水肥一体化技术支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基础研究和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成果,根据作物种类及其不同需肥规律,引进新型高效高浓度水溶肥料,研究总结水肥藕合减量化施用技术并开展大面积示范推广。开展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应用保水剂替代地膜技术,在马铃薯、青贮玉米生产上探索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功,在保障马铃薯产量和青贮玉米经济收获物的基础上,用保水剂完全替代地膜,对减少地膜污染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在制种玉米水肥一体化模式下试验研究保水剂替代地膜技术取得积极的成果。多项技术叠加水肥一体化技术,经济生态效益更加显著,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水肥一体化娃娃菜肥料利用率达到51.0%,远远高于全市平均肥料利用率40.6%;玉米制种、马铃薯和露地辣椒亩节本增效分别达460元、850元和1500元以上,日光温室辣椒效益更高,亩节本增效达3500元以上,增产增收效益极为显著。
水肥一体化作为“农业1号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高效节水灌溉设备装备农业,已成为张掖市快速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制约瓶颈。专项投资缺乏,项目支撑较弱,是目前张掖市发展水肥一体化最大的制约瓶颈;受投资影响,区域布局不平衡,目前张掖市水肥一体化主要集中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大户生产基地,占比85%以上,分散种植户应用极少,客观上导致产品和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部分配套设备为改造加装,加之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等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缺乏,使得水肥一体化技术综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建议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为发展水肥一体化提供政策资金保障;成立专门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推广适宜地方特点的一批新设备、新技术,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引进培养专业性人才充实基层,为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应用提供有力支持;积极示范推广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逐步打造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