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湾保护站巡护奇遇:胡兀鹫“产房”大揭秘
2025年02月27日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
盐池湾保护站工作人员在近期的日常巡护任务中,收获了一份意外之喜——成功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胡兀鹫的筑巢孵卵现场,为这一珍稀物种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带来了宝贵契机。
胡兀鹫作为高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通常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繁殖成功率极低,每窝仅产1-2枚卵,繁殖期为每年12月至次年5月,孵化期约55天。对栖息地环境敏感度极高,因此一直备受生态学界和保护组织的关注。保护站工作人员在巡护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在险峻山崖处发现其巢穴,考虑到胡兀鹫繁殖期间对干扰极为敏感,工作人员立即停止靠近,通过隐蔽观察,详细记录了亲鸟轮换孵卵、清理巢穴等珍贵行为。
此次奇遇,不仅体现了盐池湾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也侧面反映出保护站长期以来保护工作的扎实成效。同时,再次提醒我们,生态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持续努力,为这些珍稀动物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繁衍生息。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