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激活林下经济潜能
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林草系统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激活林下经济发展潜能,促进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改革稳步有序推进。平凉市构建全方位工作架构,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打造市级引领、县级指导、乡镇实施、村组配合的制度链条。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借助多元媒体渠道,深入解读政策、分享成功案例,激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在泾川县及其他县试点村,扎实开展档案深度梳理、宗地精准勘测,全面清查500.54万亩集体林地状况,整理110292份林权档案、完成161815宗宗地勘测、覆盖261万亩林地,化解6259件历史遗留难题,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民采收椴木木耳
林下经济迸发产业活力。平凉市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地域生态特点发展林下经济,总产值突破11.5亿元。科学布局林药、林菌、林果、林菜、林草等林下种植模式,培育出华亭市“砚思源”等特色品牌与关山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样板,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区域,实现年产值9.5亿元。因地制宜推广林禽、林畜、林蜂等养殖模式,泾川县藏香猪、华亭市林麝养殖、崇信县中华蜂等养殖项目规模达106万头(只),年产值1.4亿元。扶持经营主体开展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山毛桃等产品采集加工业务,年产值达0.2亿元。指导57个创新经营主体精心打造森林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24万人次,产值0.4亿元。

林下养蜂基地

林下养鸡
创新融合赋能产业升级。平凉市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林农”合作模式成效显著,静宁鼎盛恒等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拓展销售市场,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推进林(果)旅融合,串联生态美景与民俗文化,打造十大乡村旅游线路和26个生态示范园,催生森林康养新模式,丰富产业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华夏古槐王景区
下一步,平凉市林草局将持续深化集体林改,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拓宽林下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创新路径,强化利益联结,提升林地效益,更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编辑:郑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