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固区达川镇:三河交汇处 天鹅踏霜来

当西伯利亚的寒流初抵黄河岸,兰州西固区达川镇的三河口湿地已迎来最珍贵的冬日访客。10月底第一只天鹅掠水落脚,如今三只“生态信使”已然聚首,较往年提前的赴约,是对达川镇多年生态治理的精准“点赞”。在千亩芦苇荡的碧波间,“天鹅之翼”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与洁白天鹅相映成景,共同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初冬画卷。这三只率先抵达的精灵,用翅膀丈量着达川镇的生态蜕变。而生态蝶变的背后,是达川镇久久为功的治理坚守。全镇构建起镇、村两级河长20人、林长28人的管护体系,实现黄河支流、万亩山场林地全覆盖巡查。通过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累计清理污染源61处,清运垃圾300余吨,秸秆饲料化处理与废旧农膜回收让净土理念落地生根;“村村万树”行动见缝插绿,300余亩花卉苗木种植既拓展了绿色空间,更催生了生态富民产业。而“天鹅之翼”志愿服务队正是这场守护的生力军,20余名队员分工协作,每日开展湿地巡查、垃圾清理、天鹅动态监测,在观景栈道设置警示标识,向游客发放600余份保护手册,严令禁止无人机拍摄、大声喧哗等惊扰行为,用实践筑牢候鸟安全屏障。

三只天鹅的到来,已为达川镇点燃冬日热度。“三河口天鹅滩”的导航标记持续升温,兰州及周边游客慕名而来,只为邂逅这抹初冬的洁白。新农人集市已备好酒枣、圣女果等特色农产品,50余个移动摊位静待客流;即将开启的冰雪游乐项目,正将“观鹅”升级为沉浸式文旅体验,让生态红利转化为村民增收实效。志愿服务队还总结出“早九晚五最佳观赏时段”,在栈道旁设置文明提示牌,引导游客“垃圾不落地、观鸟不喧哗”,让保护理念与旅游热度同步升温。
夕阳西下,金色余晖为黄河镀上暖光,三只天鹅结伴游向芦苇深处,“天鹅之翼”的志愿者仍在沿岸巡查。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达川镇用河湖长制、林长制织密生态防护网,用志愿服务凝聚全民共识,用生态治理撬动乡村振兴。这三只先行的精灵,是生态达川的“活名片”,更是冬日约定的“信号兵”,它们用提前赴约的选择,见证着黄河岸畔的生态蜕变;而“志愿红”与“天鹅白”的相映,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随着更多天鹅即将陆续抵达,这场跨越时空的冬日之约,必将在达川镇续写更精彩的生态篇章。
编辑:郑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