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蔬菜产业发展助力“农业强区”建设
今年以来,肃州区在蔬菜产业发展上重点突出“强龙头、建基地、扩规模、育品牌、提效益”,以设施蔬菜、高原夏菜、加工外销蔬菜、复种蔬菜生产为主,在基地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能力提升、科技创新研发上再发力,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杠杆作用,稳步推进产业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把蔬菜产业打造成实现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上半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19.07万亩,同比增长4.9%;预计到年底,全区蔬菜播种面积30.6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55万吨。
建基地,拱棚搭建“规范标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按照引导性、实效性、延续性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效应,利用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设施蔬菜产业集群项目资金,重点扶持集中连片拱棚基地建设。全区建设标准化拱棚小区22个,其中:千亩小区2个,500亩小区3个,百亩小区17个,辐射带动全区建设钢架拱棚10051亩。
夯基础,日光温室“提档升级”。在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及重点蔬菜生产园区,针对温室墙体出现鼓包、开裂、变形移位、空心砖砖块和土墙体碱蚀碎裂等安全隐患问题,利用温室换茬空档期,进行墙体、后屋面,钢架、卷帘设备及保温设施提升改造,累计提升改造日光温室823座,2880亩。通过对老旧日光温室改造提升,安全性能和保温蓄热性能大幅提升,通过动员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采取回购的方式,对部分闲置破旧的日光温室进行改造,改造后用于育苗和种植生产,实现了当年改造当年投入生产,有效增加了蔬菜产能和经济效益。
扩规模,蔬菜面积“稳步扩大”。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建设为主线,2023年,持续加大基地规模建设力度,建成万亩蔬菜乡镇9个,形成城郊乡镇以设施蔬菜、复种蔬菜为主;中北部及312国道沿线乡镇以高原夏菜、加工外销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集群。全区洋葱和加工辣椒种植面积均达到5万亩以上,预计产量分别达到38万吨、16万吨。“酒泉洋葱”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借助肃州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批“酒泉洋葱”“坐”上火车,“走”出国门,蔬菜面积和规模的稳步扩大,谱写了肃州蔬菜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强服务,科技培训“充电蓄能”。全面落实干部“包乡抓点、进村入户”服务机制,采取“下沉式、菜单式”服务形式,深入科技园区、乡镇村组开展科技宣讲和技术指导服务。围绕日光温室换茬、拱棚搭建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安全使用、灾害性天气预防、标准化生产管理等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邀请专家与本土秀才相结合、农户咨询与现场解答开方配药相结合、现场指导与网络平台讲授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培训对象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践经验。今年以来,组织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开展集中培训12场次,赴山东潍坊等外出培训2次,现场技术指导和专题培训60余场次、1500余人次,发放熊蜂授粉、番茄潜叶蛾防控等技术资料5000余份。
促提升,试验示范“亮点纷呈”。围绕设施蔬菜、高原夏菜、特色瓜类产业发展,加大瓜菜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模式试验示范力度,促进瓜菜产业提质增效。在东洞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泉湖四坝设施蔬菜产业集群拱棚生产基地等地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9个,围绕瓜菜品种筛选、有机基质栽培模式创新、水肥一体化自控技术改进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基质袋栽、不同钢架拱棚结构、色素辣椒农机农艺融合等开展试验示范15项;引进番茄、辣椒、黄瓜、西葫芦、西瓜及高原夏菜等新品种120余个;示范应用有机基质袋栽、叶果量精准调控、水肥精准调控、潜叶蛾诱捕器应用、并肩连体拱棚等新技术8项。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持续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农业强区”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使农业成为肃州区最亮的底色。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