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田地膜残留监测 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肃州区扎实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
肃州区是酒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耕地面积75万亩,覆膜面积常年在55万亩以上,年地膜使用量3330吨以上,覆膜年限长、面积大,农田“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做好农田地膜残留监测不仅可以掌握重点区域农田地膜残留状况和变化趋势,也为加强地膜残留污染的监管、防控及综合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近年来,肃州区通过建立农膜回收机制、开展农膜田间残留监测、健全回收网点、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等措施,加强地膜残留污染防控与监管,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保持在了84%以上。据监测,2023年全区20个废旧地膜残留监测点平均地膜残留量为5.5924g/m2,折合亩残留量为3.7284kg,较去年减少0.2836kg/亩,数据表明,肃州区地膜残留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农田“白色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完善制定监测方案 配强配齐技术力量
地膜残留监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切实做好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在严格执行《甘肃省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方案》的基础上,结合肃州区实际制定《肃州区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方案》,保证了监测工作科学、有序开展。与此同时,抽调作风严谨、工作认真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采样小组专项负责监测工作,确保了工作扎实推进。
科学设置监测点位 严格执行工作标准
综合考虑肃州区农作物种植分布情况、地理环境特点、覆膜作物、种植制度、覆膜年限、回收方式等因素,以主要覆膜作物为重点监测对象,布设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位,确保点位一经确定,将长期不变。按照3万亩耕地为1个监测单元的标准,在全区15个乡镇建立了20个长期废旧地膜残留量原位监测点,蔬菜3个点、制种7个点、大田玉米6个点、小麦1个点、豆类2个点,其它1个点,覆盖13个乡镇。严格按照《甘肃省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方案》和《肃州区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方案》规定的标准、规范、程序、方法开展监测工作,保证了监测数据的科学、真实、客观、准确。
认真严谨处理样品 切实加强质量控制
为了科学严谨做好样品处理及数据分析,肃州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每年监测样品的处理与分析工作,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确保了样品处理科学严谨和数据分析质量。在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全过程切实加强了质量控制,点位设置、取样方法、样品采集及处理、调查表格填写等方面进行严格质量控制,保证每个环节都按照要求进行,切实消除人为误差,全面提升监测数据质量,确保及时、高效完成监测任务。此外,为夯实监测基础数据,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监测点周边农户地膜使用及回收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基本掌握重点区域农田地膜残留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加强地膜残留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撑。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