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园区积极探索盐碱耕地轻中重度分区分类改良治理“疗法”
2024年中川园区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计划实施面积1万亩。随着项目的开工建设,园区按照“良种+良肥+良法=良田”的基本思路,结合不同程度盐碱耕地的现状和特点,分区分类选用改良治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农艺、化学、生物等综合措施,开展盐碱耕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
中川园区所属的轻度盐碱耕地农作物生长正常,但产量和品质受到一定影响。为使轻度盐碱耕地在利用中得到改良,园区在轻度盐碱耕地区综合治理中,以培肥稳产、防止盐碱化程度加剧为重点,采用农艺措施,集成“腐熟农家肥+生物有机肥+耐盐品种+配方肥”的模式,通过施用腐熟农家肥、生物有机肥,选用耐盐玉米、小麦、大豆品种,针对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开展精准的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等具体内容,示范面积为2000亩,同时,探索开展轻度盐碱耕地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试验。
相比轻度盐碱耕地,中度盐碱耕地区绝大部分能正常种植农作物,但盐碱离子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且耕层土壤盐碱化程度有加重的趋势,盐碱化程度比轻度较为严重,但地下水位正常。因此,治理将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通透性、培肥土壤、降低盐度、提高农作物适种度为重点,采用农艺、生物措施,集成“腐熟农家肥+生物菌肥+有机无机复混肥+耐盐品种+轮作倒茬”的模式,通过施用腐熟农家肥、生物菌肥、有机无机复混肥,选用耐盐高粱、苜蓿、黑麦草品种,针对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开展精准的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种植一茬绿肥等具体内容,示范面积达到6700亩,使中度盐碱耕地能够实现高产、稳产。同时,探索开展中度盐碱耕地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试验。
重度盐碱耕地绝大部分已经不能正常种植农作物,盐碱离子对作物有致命影响,出现耕层土壤盐度高,且伴有地下水位高、地表严重板结等情况。为此,治理则以降水排盐、改良土壤结构、逐步恢复地力、逐步提高作物适种程度为重点,采用工程、农艺、化学、生物措施,集成“盐碱外壳剥离+机械深松+埋设暗管+排水明沟+腐熟农家肥+生物菌肥+功能型盐碱改良剂+耐盐品种”的模式,通过剥离地表板结的盐碱外壳,机械深松,埋设暗管和修筑排水明沟降低地下水位,施用腐熟农家肥、生物菌肥、功能型盐碱改良剂,选用耐盐甜高粱、向日葵品种等具体内容,示范面积1300亩,先降低地下水位,分区分类实现重度盐碱耕地有机质的积累、土壤生物活性的恢复、作物适应性培育、土壤养分的逐步提升和持续监测和管理,逐步提升耕地质量,达到能够正常种植更多耐盐作物的目标。
编辑:翟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