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为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静宁县,地处甘肃与宁夏交界,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成为旱作农业发展的典范。县域总面积广阔,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展现了深厚的农业底蕴。
近年来,静宁县委县政府将农业农村工作视为重中之重,通过科学决策与有力措施,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种植业稳步前行,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高标准农田占比稳步提高。以旱作农业为依托,草食畜牧业走上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之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静宁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全面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方针,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狠抓培育优良品种,切实做好小麦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为促进农民丰产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玉米、马铃薯、小麦是静宁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分别为 36.6万亩、39.1万亩、20万亩。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开展玉米、马铃薯及小麦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这一举措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大面积调整,静宁县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粮食作物面积相应减少,对粮食总量的稳定构成威胁。只有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作物单产,才能化解这一难题,保证粮食总量基本稳定。其次,是畜牧产业发展的需要。静宁县属农牧业交错区,畜牧业是当地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玉米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籽粒营养丰富,茎杆是优质饲草,为畜牧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再者,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通过药剂拌种、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获得更高的产量,产投比较高,效益显著。最后,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需要。通过示范点建设,探索农技推广有效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技术贡献率,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编辑:王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