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自然禀赋与科技驱动共绘马铃薯产业丰收画卷
在甘肃省定西市,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渭源县,它以渭河的发源地、大禹导渭的壮举以及元古堆村的古朴风貌而闻名遐迩。这片总面积达2053.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孕育了蓬勃发展的马铃薯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渭源县,一个被自然深情眷顾的地方。全县耕地面积达134.1万亩,其中水浇地与旱地分布合理,土壤肥沃且富含钾素,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海拔跨度大,气候凉爽湿润,年平均降水量适中,雨热同季,昼夜温差显著,光照资源丰富,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马铃薯生长的理想环境。更为难得的是,由于病害发生轻、传播病毒媒介昆虫少,渭源县成为马铃薯良种繁育的自然隔离区,确保了种薯的优质与纯正。
近年来,渭源县紧跟省委、省政府战略步伐,将马铃薯产业视为推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凭借“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与“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的荣誉,渭源县积极把握历史机遇,通过科学决策和高效执行,致力于马铃薯良种繁育的发展。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资源,强化科技支撑,走品牌化道路,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目前,渭源县已建立完善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涵盖种薯扩繁、质量监管、科研服务、储藏销售、品牌宣传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从脱毒瓶苗培育到一级良种繁育的完整产业链。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提升了马铃薯种薯的品质,也为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渭源县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显著提升了农技服务体系的能力,有效强化了对三农中心工作的支撑作用。该项目在马铃薯产业的多个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包括提升单产、稳产保供、推动产业发展、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等。同时,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基地,推广了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并举办了观摩活动,对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了广泛培训。此外,还招募了特聘农技员,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充分发挥了科技帮扶的作用,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全面发展。
编辑:王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