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驱“盐”化“碱” 盐碱滩变身“米粮仓”——景泰县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纪实
盐碱地概况与治理背景
景泰县位于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是土地盐碱化的重灾区。全县现有农作物播种面积约65万亩,其中27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侵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3%,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景泰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按照政府、科研院所、群众“三位一体”工作模式,采取工程排盐、水量管控、节水灌溉、农艺改良等技术措施,探索出社会接受、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的可推广、可复制的治理模式和方法,有效遏制了土地盐碱化趋势,有力地促进了盐碱耕地修复和产能提升,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合治理策略与技术实施
2024年以来,景泰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论述,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立了“以水定地、治地先行,科技支撑、地种互促,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24字方针,全力推进省级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实施国家级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10677亩不同程度的盐碱耕地,共采购发放生物有机肥2267吨多、土壤调理剂19.11吨、盐碱土壤修复菌剂46.12吨,解决了农资投入的问题,提振了盐碱区群众与耕地盐碱化作斗争的积极性。同时,构建以景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主体、省耕保总站技术总指导、中国科学院西北院、甘肃省农科院等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对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实用性新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轻度盐碱耕地综合治理面积3861亩。采用“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种植期水盐管理+深耕+种植耐盐碱作物”技术模式,建立核心示范区1200亩。中度盐碱耕地综合治理面积5516亩。采用“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盐碱土壤修复菌剂+深耕+灌溉洗盐+种植耐盐碱作物”技术模式,建立核心示范区1123亩。重度盐碱耕地综合治理面积1300亩。采用“暗管排盐+覆沙+深松耕+灌溉洗盐+增施生物有机肥+施用土壤调理剂+种植耐盐碱作物”技术模式,建立核心示范区1200亩。
治理成效与生态环境改善
景泰县坚持“以地适种”,针对轻、中和重度盐碱耕地,采取不同技术措施开展耕地肥力改良。
轻度盐碱耕地以土壤培肥、遏制盐碱为重点,采用“培肥地力+优种适土”治理模式,通过示范推广,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玉米植株长势良好、籽粒饱满。机收实测结果显示,亩均产量增长58.7kg。中度盐碱耕地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盐度和提高农作物适种度为重点,实测显示:土壤有机质和通透度有所提升,土壤孔隙度增加,作物较往年长势好,盐碱耕地改良区亩增产160.34kg,增产率 25.96%。重度盐碱耕地采用“良法+良种+良肥”治理模式,实测显示:暗管工程打通了排盐通道,覆沙改善了土壤孔隙度,增加出苗率及成活率,玉米亩均产量达到516.2kg。
在试点工作中,景泰县探索总结出“12356”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一个中心:以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盐碱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提升为中心。两个结合:“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相向而行,双向发力;三个协同:治水、改土、适种协同推进。五项措施及技术:利用“工程、农艺、生物、化学、物理”五类措施进行盐碱地综合治理。六大目标:实现“耕地改良、科技赋能、节水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生态涵养”多赢目标。
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的实施,景泰县盐碱地治理成效显著,景泰县盐碱地的土壤结构得到了有效改良,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盐碱地治理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