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农技推广

强化科技人才培训 提升农技服务水平——山丹县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才队伍培养典型经验做法

2024年12月13日 甘肃三农在线 晏斌

iwEdAqNqcGcDAQTREAAF0QwABrBUVaWCiKfEUwdBCGEiEngAB9It8Ii2CAAJomltCgEL0gBEbac.jpg_720x720q90.jpg

山丹县在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重要指示精神,狠抓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农业后备人才培养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探索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强化基地建设抓培训,争做典型示范带动的引领者。全力实施农技中心定点、业务团队建点、技术人员蹲点的“三点工作法”,高标准打造综合集成技术万亩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单产提升千亩示范片,高要求落实社会化托管服务百亩示范方,在示范基地统一树立标牌,全面展示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融合的技术模式,按照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物化补贴“五个统一”方式,为农户树立了“学习有看头、看了有学头、学了有干头、干了有甜头”的示范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和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了“串点成线、连村成片、跨镇成带、集群成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有效助推了主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升。

IMG_20241112_171234.jpg

紧盯技术推广抓培训,争做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者。推行“省级专家+农技中心+科技示范户”一体化技术服务模式,遴选文化基础好、科技意识强、种植水平高、基地规模大、带头作用强的科技示范户,大力推广1名农技人员结对 N个科技示范户、再结对其所在区域内的 N个种植大户的“1+N+N”结对培训方式,健全完善“专家组——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推广快捷通道,层层靠实工作责任,确保主推技术、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物化补贴到位率达到95%以上,切实将基地打造成高产高效的样板田、成果转化的展示田、模式创新的探索田,持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聚焦试验示范抓培训,争做产业高产高效的攻坚者。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求,引进新品种50多个,新药剂、新肥料、新装备、新材料20多种,配套开展新品种筛选、不同灌水量、不同施肥量、肥料利用率、不同防病药剂组合、不同栽培模式等产学研试验示范研究30多项次,明确农业技术骨干,开展线上线下指导服务,进一步挖掘单产潜力,因地制宜总结完善适宜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绿色标准化技术参数,力争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努力实现持续稳产增产。

iwEcAqNqcGcDAQTREAAF0QwABrDG3jU_p2rY1gdBCNWLdxAAB9It8Ii2CAAJomltCgAL0gApgPA.jpg_720x720q90.jpg

突出能力提升抓培训,争做农技推广队伍的佼佼者。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的方式,依托国家及省市农技推广骨干培训班,培训视野开阔、观念更新的农技推广骨干6人;积极与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开展合作,通过异地研修和现场观摩等方式,培训勇于担当、敢于实践的县乡农技人员150多人次;通过集中办班、现场观摩等方式,培训业务熟练、技术精通的科技示范户200余人次;从农业乡土专家、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种植能手中招募6名特聘农技员,持续提升了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大力推广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动员农技人员开展线上指导服务,快捷高效地向农民群众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着眼物资发放抓培训,争做为民担当服务的实干者。采取“农技中心+专业化服务组织+农资销售商+新型经营主体”的技物结合服务模式,免费发放水溶肥、土壤熟化调理剂、地膜、防病药剂、滴灌带等补贴物资,改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相结合,改单纯技术服务为技物结合、技资结合服务,改推广对象被动接受服务为通过技物补贴主动接受服务,改农技中心一方推广为农民共同参与推广,充分调动了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技推广的积极性,使现代农业不断向“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增产增效并重”方向发展。

iwEcAqNqcGcDAQTREAAF0QwABrDAoUkMLHIdWAdBCK0cEX8AB9It8Ii2CAAJomltCgAL0gAsBYg.jpg_720x720q90.jpg

山丹县在推进农技推广事业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农技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思想,突出公益性指导作用,从强化基地建设、紧盯技术推广、聚焦试验示范、突出能力提升、着眼物资发放五个方面,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引导农技人员在实践总结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能力水平,努力争做典型示范带动的引领者、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者、产业高产高效的攻坚者、农技推广队伍的佼佼者、为民担当服务的实干者,持续不断保政治定力、增强创新活力、激发工作动力、夯实业务能力、集中干事精力、增强协作合力,打造了一支勤奋务实、担当作为的农技推广队伍,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