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农膜“以旧换新”让土地“排毒”农户受益
金塔县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地膜回收利用水平,各乡镇扎实推进农田废旧地膜“以旧换新”工作,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秋收冬藏,丰收的序曲已在金塔大地落下帷幕,清理滴灌带、捡拾农膜,在这个土地休整的时节,金塔的田间地头更换了另一种忙碌的方式。在金塔县鼎新镇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内,农膜堆成小山,一辆辆满载着废旧农膜的三轮车陆续驶入。登记数量、倾倒农膜……鼎新镇友好村村民赵锋在完成回收流程后,准备去自家田地继续捡拾农膜。“地膜送到这里就是为了不污染环境,兑换些新的明年春种再用,也省钱。”赵锋说。
10公斤废旧农膜可以兑换1公斤加厚新地膜,在金塔县的大力宣传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这场“绿色膜法”中,为土地“清肺排毒”的同时,也为自己省下了部分购买新地膜的费用。
“这是好事,旧地膜丢掉也很可惜,拉到这里还能兑新地膜,也不浪费。”鼎新镇种植户宋世林感慨道。他说,今年通过捡拾废旧地膜,他兑换到了10卷新农膜,节省了不少开支。
“今年金塔县以旧换新加厚地膜收购工作现在已经开始了,我们通知了大户和农户,现在陆续已经向我们收购点交售,今年预计可以收购190吨左右。”鼎新镇废旧农膜回收网点负责人赵建忠说。
一直以来,农膜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有增温、保墒和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但普通农用地膜以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属于不可分解塑料,其在耕地中大量残留会影响土壤透气、渗水,阻碍农作物根茎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并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为了加强农膜全链条监管,金塔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开展“地膜联合监管百日攻坚”行动,从源头抓好地膜产品质量,严禁不合格地膜出厂、入市、下田,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金塔县还被纳入全国100个农膜回收示范县,开展以旧换新、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加工企业回收、资源化利用等多种治理形式,构建回收网络,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在全县建立15个农田地膜残留长期监测点开展长期监测。各乡镇已连续几年引导农户开展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将田间清理的残留地膜交售到村废旧地膜回收点,统一送到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原本属于“白色垃圾”的废弃农膜经过分拣、热熔、加工之后变成井筒、井盖和水篦子等系列产品,迎来“新生”。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