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多措并举建设祁沟流域小麦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基地
近日,走进张家川县祁沟流域小麦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基地,一幅充满丰收的农业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千亩良田整齐排列,麦穗金黄,即将进入收获时节。
张家川县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设小麦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基地面积1000亩,该示范基地位于胡川镇祁沟流域。其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朝着区域化、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大步迈进。通过一系列科学举措,示范基地形成了全新格局,在片区上成功转型服务对象,创新服务方式,推广特色模式;在重点点位加强技术研究,筛选新品种,示范新技术,为全县小麦生产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一系列有力措施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在组织领导方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冬小麦种植及基地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基地实地调研。县农业农村局组建行政技术专班,行政专班负责协调地块落实和工作进度,技术专班则由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小麦产业组及市、县乡农技部门专家组成,负责巡视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形成了多方协作的良好工作机制。
在创新研究层面,基地突出技术集成,主要推广陇原235、蓝天653、中梁50等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并配套“深翻耕作整地+高活性土壤熟化调理剂+优质高效品种+秋播拌种+病虫害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模式,全面提升了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
为提高办点质量,基地依托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和小麦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落实“六统一”管理模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互补。同时,采购小麦良种、高活性土壤熟化调理剂、小麦播种机等物资发放到农户和专合组织,引导农民科学种田。
基地注重机制创新,扶持培育种植、农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小麦良种繁育、高产示范、病虫统防统治、机械化耕种收等集约化农业生产,形成了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
在宣传培训上,结合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小麦产业组工作,小麦产业组组长鲁清林一行常驻开展小麦生产技术培训。通过物资发放、举办培训班、特聘农技员,以及利用广播、融媒体、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增强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带动了全县及周边区域均衡发展。
张家川县农技中心主任周治国表示,祁沟流域小麦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该基地不仅有力支撑起全县小麦增产与农民增收,更树立起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标杆,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贡献了重要力量。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