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发力2025年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畅通农业绿色循环“动脉”
为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安定区全力实施2025年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项目,通过扶持6家经营主体,优化布局、升级设备,构建起覆盖广泛、运转高效的秸秆收储运网络,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走进定西市安定区石峡湾乡石峡湾村存武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秸秆收储点建设现场,新购置的移动式华德打捆机和固定打捆机整齐摆放,工人们正抓紧搭建430平方米的钢结构料棚。该合作社负责人兴奋地说:“以前我们年秸秆收储量只有800吨,项目建成后,新增收储能力2000吨以上,周边11个行政村的秸秆都能得到有效收集,还能通过向秸秆燃料化加工企业配送获利。”
除定西市存武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外,石泉乡石泉村的定西市彩梅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样迎来升级。新购置打捆机、夹包机等4台设备后,合作社秸秆收集量将新增3000吨以上,服务半径扩大至周边20公里,辐射14个行政村,以订单运输模式保障秸秆燃料化企业原料供应。
定西北坪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葛家岔镇北坪村,此次将添置圆草捆打捆一体机、秸秆饲料收获机等7台设备,并配建钢结构库棚。项目实施后,其秸秆收集能力将提升3000吨以上,服务周边20公里内12个行政村,通过市场化订单实现秸秆与燃料颗粒的置换运输。
鲁家沟镇太平村的定西市力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新增2台打捆机、1台铡草机并配建彩钢堆料棚,可收集周边20公里内15个行政村及邻近区域玉米、马铃薯秸秆超5000吨,定向供应秸秆成型燃料加工企业。安定区凤翔镇景家店村的定西市瑞宏牧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购秸秆打捆牵引车、履带式联合收割打捆机等设备并建设料棚后,服务半径覆盖27个行政村,新增秸秆收储量达5000吨以上。
位于称钩驿镇阳坡村的甘肃省永盛通草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添置装料机、抓草机及600平方米堆料大棚,将收贮范围扩展至镇内14个行政村及周边2个乡镇,新增秸秆收储能力2000吨,与燃料化加工企业建立稳定供应关系。
安定区农村能源服务中心主任杨仪介绍:“6家经营主体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秸秆收储能力超1.7万吨,将显著提升安定区秸秆收储运效率与规模,有力推动秸秆从田间到加工企业的高效流通。这不仅能减少秸秆焚烧污染,更将带动秸秆燃料化、饲料化等多元利用,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