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以“六有”标准培育服务主体 夯实绿色种养循环根基
2025年06月27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在2025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推进中,武都区聚焦服务主体培育,以“有主体、有规模、有场地、有技术、有设备、有基础”的“六有”标准为抓手,全面提升粪肥还田服务专业化水平,为农业绿色发展筑牢支撑。
武都区严格核查参与试点服务主体的经营资质与硬件条件,从经营范围的合规性,到技术团队的专业性,再到堆沤腐熟场地、收集配送车辆、施肥还田机械等设施设备的完备度,均进行细致筛查。同时,着力构建服务主体考核制度,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服务主体持续保持高效运营能力,为粪肥还田服务筑牢根基。
在服务链条构建上,武都区积极引导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养殖企业、种植农户等签订供销与服务合同,明确粪肥供应、还田数量及质量要求,规范各方权责。此外,服务主体依据不同肥源特性、作物种植规律与土壤地力条件,量身定制最佳施肥方案,为农户提供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并签订化肥施用减量承诺书,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低碳转型。
武都区农技中心主任王高世介绍:“通过系统化、标准化培育服务主体,武都区逐步形成紧密衔接的绿色种养循环服务网络,为实现粪肥高效还田、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力推动了农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提升。”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