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技有望助力徽县大豆单产再攀升
2025年09月28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眼下,徽县栗川镇闫庄村的大豆示范田里,大豆硕果盈枝、结荚饱满,“陕豆125”“临豆10号” 等品种长势喜人。微风拂过,豆田泛起金色波浪,农业技术员正与种植户一同清点株荚数,田间一派丰收在望的忙碌景象。
今年以来,徽县锚定大豆绿色高产高效目标,以“合理轮作避重茬、科学施肥培地力、精细机播增密度、机械收获提效益”为核心抓手,全方位推进大豆单产提升行动,让“金豆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钱袋子”。
在品种选择上,徽县重点筛选推广高油、高产、多抗品种,陕豆125、山宁17、陇中黄603等一批结荚位高、落叶不裂荚的宜机化品种得到广泛种植,其中陕豆125已入选全国大豆大面积高产典型案例,同时,吉育303、平安豆259等高密品种的试验示范也初见成效。“这些新品种不仅抗逆性强,还特别适合机械化操作,收获时几乎不炸荚,损耗比以前少多了。”农技人员指着饱满的豆荚说道。
技术集成让增产底气更足。全县推广“合理轮作避重茬、科学施肥培地力、精细机播增密度、机械收获提效益”关键举措,集成应用麦后复种、机械种肥单粒条播、双行双粒错穴点播等标准化技术。在闫庄村,通过精准控制行距、株距和播种深度的“机械条播匀密技术”,实现了苗齐、苗匀、苗壮,2024年该示范区单产达205公斤,成功入选全国大豆大面积高产典型案例。
此外,测土配方施肥与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同步推进,针对根腐病、食心虫等病虫害开展专项防控,有效遏制了大豆“症青”发生,为大豆生长保驾护航。
今年徽县大豆种植面积稳步扩大,预计亩产将较往年显著提升。从良种选育到技术落地,从绿色防控到机械作业,徽县正以全链条科技支撑,让大豆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