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大地油菜新绿绽生机 农技推广赋能产业新图景
九月的秦州大地,层峦叠嶂间泛起新绿,冬油菜在现代农业技术的滋养下悄然出苗。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春风,正吹遍杨家寺、秦岭、汪川等乡镇的万亩试验田,为传统油菜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今年,秦州区聚焦油菜产业提质增效,联动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杨家寺—秦岭—华岐—牡丹镇、汪川—平南—天水镇两大片区,分别建成5000亩农业技术试验基地。前者以白菜型天油15号为主,后者主打甘蓝型天油14号,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双轮驱动”,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别样活力。
走进杨家寺镇的试验基地,精量播种的菜苗均匀分布。“我们通过政府采购统一供种、供肥、飞防和栽培技术,使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100%。”天水市秦州区农技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雒家其正蹲在田埂上观察苗情,“你看这苗子,长得齐整,这就是精量播种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功劳。”
在汪川镇的另一片基地,深沟镇压精播一体机留下的耕作痕迹清晰可见。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孙万仓等专家团队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田间,他们带来的前沿种植技术,让当地农户啧啧称奇。“测土配方施肥让我们清楚土地缺啥肥、该补啥肥,叶面三喷技术让菜苗长得更壮实;飞防技术和全程机械化操作,不仅省工省时,还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当地种植大户看着自家地里的油菜苗,满脸期待,“今年跟着农技专家干,心里有底多了。”
据悉,该项目还整合了产油大县、冬油菜高质高效单产提升等多个项目资金,通过大疆T90植保无人机、油菜收割机等先进设备的投入,推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从选种、播种到管理、收获,技术的“加持”让传统油菜种植焕发出新动能。
“我们就是要发挥技术带头人的‘头雁’作用,让试验基地的示范效应辐射全区。”雒家其表示,眼下冬油菜刚出苗,接下来还将紧盯苗情、墒情,持续做好技术服务,为来年油菜丰产丰收筑牢根基。
在秦州的田野上,油菜新绿正以蓬勃之势生长,基层农技推广的“毛细血管”正将科技的养分输送到产业的每一处“神经末梢”,一幅农业提质、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图景,正伴随着油菜的生长缓缓铺展。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