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攻坚克难,制种玉米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示范“人才+基地”建设项目交出亮眼成绩单
甘州区制种玉米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长期连作易引发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加剧、产量品质下降等连作障碍问题,严重制约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区争取市级重点人才项目,实施制种玉米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示范“人才+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引才、育才、用才”与“建基地、强示范、促推广”深度融合,有效突破技术瓶颈,推动制种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技术突破:破解连作障碍难题,形成可复制模式。项目累计研发连作障碍治理相关技术5项、微生物菌剂产品1个、发表学术论文2篇、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编制《制种玉米连作障碍治理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甘州区制种玉米连作障碍治理技术规程》各1套。通过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土壤病原菌数量减少40%以上,连作障碍综合缓解率达70%以上,形成“适合本地、易于推广”的技术模式,为同类地区提供参考范例。
二是产量提升:制种效益显著增长,保障产业供给。2025 年示范基地制种玉米平均亩产达703公斤,较周边常规连作田增产15.3%;种子合格率提升至98.5%,优质种子比例提高 5.9 个百分点。按核心基地300亩计算,年新增种子产量21.1万公斤,新增产值约108万元,有效提升制种玉米产能和品质,为全国制种市场稳定供给提供保障。
三是人才培育:壮大本土技术队伍,夯实产业根基。项目通过“实战化”培养,打造了一支“懂技术、会操作、能推广”的本土人才队伍。柔性引进的3名专家联合攻关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问题;206名参训技术骨干已成为全区制种产业技术服务主力,累计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600 余次;10名技术人才围绕制种玉米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需求和瓶颈制约,在示范带动、提档升级、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作为,累计带动500余户农户规范种植,推动制种产业从“传统种植” 向“科学种植”转型。
四是产业带动: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乡村振兴。项目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发展制种玉米加工、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新增就业岗位180余个。同时,通过“基地+公司+农户”模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农户制种收益平均增加15%以上,实现“技术增效、农户增收、产业增值”,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项目将进一步扩大示范基地规模,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更高效的连作障碍治理技术;同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开展技术输出服务,推动技术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制种主产区推广应用,持续助力制种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来源:甘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编辑:王月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