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农技推广

靖远蔬菜产业:全链赋能书写绿色高产乡村振兴新答卷

2025年10月28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微信图片_20251028145323_1554_6.jpg

深秋的靖远大地,是一幅被红与绿晕染的丰收长卷:东升镇2000亩色素辣椒田里,红得透亮的“红龙”缀满枝桠,农户指尖翻飞,一桶桶艳红的辣椒堆成了小山;五合镇的供港蔬菜基地里,上海青的翠色漫过田埂,刚采收的菜蔬裹着晨露被送进冷链车间;东湾镇的蔬菜精深加工车间里,脱水笋片、辣子丝在生产线流转,最终封入印着“甘味”标识的包装……

微信图片_20251028145936_1562_6.jpg

今年,随着蔬菜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在靖远落地生根,这座陇原小城的蔬菜产业,正以“田头建基地、车间连市场、科技提效益”的全链条模式,写下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东升镇:辣椒全链布局 绘就“增收红”

微信图片_20251028151207_1568_6.jpg

“一桶两块,一天能挣一百来块,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 东升镇村民崔晓霞提着满桶辣椒交给卡车上的负责人,手一扬,辣椒泼成了“红海”。这一车大概六千斤到八千斤辣椒,将被拉去车间进行晾晒加工。

微信图片_20251028145412_1555_6.jpg

“这个辣椒品种是红龙,主要作用是提色,像我们常见的郫县豆瓣酱里,用的就是这种辣椒。它5月种植,9月开始采摘,预计能采到12月,而且都是现金现结,这让我们老百姓心里踏实。”东升镇村民雒琴琴说道。

DSC06569(1).jpg

2022年起,甘肃惠德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政府整合1.5万亩撂荒地,以“辣椒+玉米”轮作模式布局绿色种植: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物理防治取代农药,2000亩板椒、线椒全部人工采收“高端货”,朝天椒则用机械高效收割。“种地不是为赚快钱,是要把‘靖远辣椒’的牌子做起来。”合作社负责人王定业说,仅采收季每天就能吸纳400名左右农户务工,年发劳务费超千万元,“老太太们微信里存着几万块,这就是‘惠及万民’的实在。”

微信图片_20251028145213_1553_6.jpg

从育苗到采收,东升镇以辣椒产业为支点,构建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镇辣椒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亩,年产值超3000万元,产品覆盖全国10余个省市。

DSC06591(1).jpg

产业链的延伸,让辣椒有了更多“身份”。东升镇大力开展辣椒产品深加工,建成辣椒产品加工厂房1处,配套280 吨豆瓣酱辣椒发酵罐8台套、出料泵及管道1套、粉碎机及下料管道1套、食品包装机1套,精深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

f66279c8cfee38e9d35020689896f766.jpg

不远处的加工车间里,晾晒后的辣椒正通过传送带依次进行烘干、除杂、色选,最终被加工成干辣椒、辣椒面;一旁的豆瓣酱发酵罐,也正等待着这些辣椒原料的投入。

微信图片_20251028145520_1556_6.jpg

C2764T01.JPG

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完成3200亩辣椒标准化种植,色素辣椒2000亩、朝天椒1200亩。加工厂房的水、电、路基建工程接近尾声,预计10月底即可全面投产。届时,这抹“靖远红”将从田间走向全国餐桌,“辣”出一条集种植、加工于一体,串联务工、增收环节的全产业链致富路。

五合镇:“供港菜”与“洋芋堆”实现双丰收

微信图片_20251028150029_1563_6.jpg

在五合镇千亩供港蔬菜基地,上海青嫩叶青翠欲滴,采收工麻利割菜、装筐。“我们2月从贵州、广西过来,全程参与种植采收,现在旺季采一斤挣7毛,一天能赚几百元。” 采收工们笑着说。

IMG_1534(1).jpg

靖远金田润合作社的负责人沈霞蹲在田边,指尖轻轻划过油绿的菜叶,说道:“这是今年最后一茬上海青了。天凉了菜长得慢,往常30天就能收一茬,现在得等50天才能采收。我们现在主要做订单种植,今年主要种上海青和菠菜。上海青的受众面比较广,主要销往上海、广东一带,不仅销量大,行情也不错,20斤一箱售价140元左右,整体收益很可观。”

微信图片_20251028145614_1557_6.jpg

据悉,五合镇供港蔬菜基地总种植面积达3000亩,重点培育西蓝花、菜薹、豆苗、西兰薹等绿色高原夏菜。基地内安装5套水肥一体化设施,全面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同时建成800立方米冷藏保鲜库,配套冷链物流车辆,确保蔬菜采收后快速锁鲜、高效运输。

微信图片_20251028150054_1564_6.jpg

不远处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机收后的垄间捡拾“红洋芋”。“我和乔进祥合伙种植了4300亩,主要品种有青薯九号、甘农7号、大西洋。这是青薯九号,捡拾一袋给2.8元,能有效带动附近群众就业增收!” 基地负责人马进全介绍道,“已经种了两年,今年产量还不错,产出的马铃薯全供给甘肃的加工厂,订单早就订满了!”

东湾车间+北湾温室:科技撑起“菜篮子”进阶路

C2836T01.JPG

东湾镇的蔬菜精深加工生产车间里,脱水蔬菜生产线正嗡嗡作响:笋片、萝卜丝在清洗机里翻滚,切片机旋出均匀的薄丝,干燥机将水分抽干后,灌装机精准把食材封进包装袋。

DSC06656(1).jpg

靖远县是甘肃省的蔬菜大县,是甘肃省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发起地之一,被誉为“陇原蔬菜之乡”。为进一步推动靖远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东湾镇启动了蔬菜精深加工项目。该项目在东湾镇农林农贸市场内,建设年产1万吨的脱水蔬菜生产线,同时建成洁净蔬菜生产加工生产线1条,配套完善蔬菜加工设备,改造提升蔬菜产品包装车间与存储车间,全面开展蔬菜精深加工工作。目前,项目已完成笋片、萝卜丝、黄瓜片、茄子丝、辣子丝等5种制干蔬菜的开发及规模化加工。

C2822T01.JPG

甘肃陇食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定位为甘肃靖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企业。董事长吴财民介绍说:“我们主要生产粮食系列、枸杞系列、大枣系列产品,目前已建成三条生产线;此外,还有一条在建的大健康产品生产线,投产后将主要生产固体饮料、代餐粉等产品。”

C2837T01.JPG

工厂负责人王益鑫介绍:“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市场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重点打造两大渠道:一是规模化的团购渠道,二是线下特产店网络。目前,我们已与合作单位的 100 多家门店达成合作,同时在靖远本地建立了自有直营门店,并依托甘肃靖远甘味农产品展销平台开展业务。”

f3d2298ae030ed03bb6b32e14ef1da95.jpg

在北湾镇中堡村的日光温室里,工人正加紧安装设备。这里主要开展日光温室蓄热增温技术研究与示范、日光温室热能循环利用对辣椒质效提升的研究与示范。

据了解,由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日光温室太阳能蓄热增温技术暨零碳生态农业园区支撑技术,通过提高地温、室温和灌溉水温,能显著改善温室内微环境。依托该技术,在日光温室辣椒种植中开展质效提升研究试验,可实现日光温室辣椒 “提质、增产、增效” 的目标。

145c238ec40024772e3e888d4ff3808f.jpg

北坪农贸有限公司日光温室产业园副经理张承斌介绍:“产业园总面积101亩,现已定植作物中,辣椒13亩、西红柿15亩、茄子3亩;剩余大棚目前仍在规划种植阶段。项目为我们提供了技术、设备等多方面扶持,有效助力产业发展。”

21cc71dce3a7bb3a2f05cc532d86885b.jpg

靖远县蔬菜研究发展局农技人员李富晖表示,当前北湾镇正开展4个辣椒品种的试验工作,重点围绕辣椒开展肥效试验与品种筛选。据介绍,日光温室蓄热增温技术可使日光温室冬季茬辣椒增产15%~30%,每棚因此增收约7500元;此外,日光温室在其他三季可实现光伏并网发电,发电量约5000kWh,每棚通过发电可再增收1500元。综合计算,每棚每年共计增收9000元。

9482c7a63d916a96c32eeb797dd17b6a.jpg

从撂荒地的辣椒红,到供港菜的冷链鲜;从日光棚的科技暖,到加工车间的干菜香——靖远的蔬菜产业,早已跳出“种收卖”的传统循环,在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中,织就了一张“科技赋能、全链增值、农户共享”的产业网。当“靖远菜”从田头走向全国餐桌,这座小城的丰收故事,正写满“绿色”与“希望”。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