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多措并举打造产业示范亮点
与土地整村流转相结合。通过政府搭桥牵线,深化村、企合作的模式,引进宁夏同心县新圣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山丹县正明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对四坝村7000亩地整体流转,流转期为10年。并实行先流转后整治的模式,承租企业全程参与整治,使整治更合理,避免投资浪费。同时,项目施工中,充分考虑种植企业的需求,试点推行“一村一块田”建设模式,将该村土地整理成“大块田”,种地实现了“三无”,即无渠、无沟、无埂。
与培育主导产业相结合。按照以水定产,以水调结构的思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薯、草、菜示范基地。种植扩繁马铃薯原种1000亩、青储玉米4000亩、贝贝南瓜2000亩,并进行轮作倒茬,调节土壤,增加地力。
与节本增效相结合。经测算,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6.2%,节约水量可达140万m3,肥料利用率提高40%,节约肥料可达448吨,节省人工50%,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4.73万公斤,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277.55万元,可实现“三节、三省、二增”(节水、节能、节地;省工、省肥、省钱;增产、增收)的效果,为全镇乃至山丹县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建设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与培育集体经济相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后新增耕地615亩,该村将新增耕地作为集体资源,一并流转给种植企业。同时将空置的村小学租赁给种植公司使用,仅此两项,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凸现。
与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相结合。突出大条田、大农机、大生产和水肥一体化生产优势,积极与甘肃谷丰源农业科技公司开展合作,建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100亩,采取“农技中心+专业服务公司+新型经营主体”模式,集中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相关技术专家资源,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通过“农工场”发挥集团作战优势,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技术方案,带动规模经营,实现单一服务和综合服务、单个环节服务和全程服务的有机融合,促进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
与拓宽群众收入相结合。土地流转后,农户不承担任何风险,每亩地每年获取租金500元,年轻人外出或就近在工厂长期务工,成为技术工人,中老年人就近在流转土地上务工,劳动力合理充分就业,群众增收渠道持续拓宽。
与新品种试验示范相结合。以水肥一体化模式试验示范马铃薯新品种50个、饲用玉米18个,配套开展不同灌水量、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不同药剂土壤处理、不同密度、增产机理等试验13项次,为规模种植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可靠依据。
编辑:秦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