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农科天地

刘国汉: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4年11月01日 甘肃日报 刘国汉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分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推动甘肃从农业大省跃升为农业强省,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农业强省建设目标,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质的飞跃。强化农业科技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健全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科技领军企业联合攻关机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创新合力,打造创新竞争新优势。构建有利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投入机制,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的比重,建立关键核心技术稳定投入支持机制,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有力保障研发活动稳定可持续,加快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生物育种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紧跟“数字化+生物技术”的种业发展前沿,支持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联合开展生物育种攻关,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平台、项目和基地,建立专业化生物育种实验室,集中力量实施生物育种重大攻关项目,突破种业核心技术,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技术研究,实现农作物精准育种。加强农业机械及智能农机装备研发,聚焦我省丘陵山地较多这一典型特征,以需求为牵引,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省实际、具有研发和中试能力的农业机械和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搭建完善的创新链,加快农业机械和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特别是针对丘陵山地的小型农机具的研发,有效参与国内同领域竞争,加速推进我省农业机械化、智能化。 

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营销、城乡治理等领域数字化应用,健全数字农业战略规划、政策举措、工程项目、技术攻关统筹协调机制,推动数字新动能向农业延展,释放数字农业潜能。加强数字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交叉发展的技术攻关,加快完善省级农业数字化建设重点实验室,开展基础共性、战略性、前沿性智慧农业技术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农业创新技术产品,推进传统农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健全科技招商政策,优化科技招商环境,引进东部地区数字化领军企业,引入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人才、充足资金,探索东西部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的协作模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打通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堵点、卡点、断点,建设一批数字农业发展应用场景和示范样板,更好支撑全省数字农业快速发展、创新发展。 

激发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结合我省农业科技战略需求和不同类型创新平台功能定位,对现有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分类梳理、优化整合,布局建设一批重点科研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加大创新创业激励力度,推进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实行应急性人才组织机制,采取应急状态下的一事一议和特事特办;推行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营造潜心科研、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推动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埋头苦干、矢志创新;加强科研评审评价活动管理监督,着力破除科研领域“圈子”文化。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统筹好管理与效率的关系,树立全省“一盘棋”理念,推动研究性质相近、方向趋同的科研机构进行单位整合、力量联合、资源聚合、业务融合,建立以产业为纽带、产学研协同推进的创新格局,推动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塑、结构重组、模式重建,促进管理体制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培育一体多元的创新主体,构建一流的学科和团队,建成有利于全省统筹、精简高效、运转顺畅、协调有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更好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在农业科研中的导向作用,增强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强化财政的支持保障力度,完善农业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赋予农业科研单位更大的人才管理、收入分配自主权,激发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构建灵活高效的治理模式。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在农业科研中的牵引作用,着眼科技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培育壮大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完善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领办企业等制度,打通科技链与产业链的堵点、卡点,为各类农业新技术提供丰富应用场景,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及时有效地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作者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