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处站动态 技术推广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乡村振兴 图说三农 三农视频
Logo
首页 > 厅局信息

推开薯业发展“三重门”

2018年10月10日 甘肃经济日报 丁陆军 李瑞丰

  

十月的陇中大地薯香正浓。

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马铃薯种薯繁育产业扶贫园里,一排排现代化的种薯繁育日光温室沐浴在金黄的秋色里。极目远望,绵延的千亩马铃薯在秋日的阳光里泛着丰收的景象。

今年,“中国薯都”核心区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季!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抢抓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机遇,以提升“中国薯都”核心区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重点,以推进主食化、鲜品化、工业化为抓手,持续加快贸工农一体化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程,有效破解了科技研发、增种扩繁、产业融合等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瓶颈,推开了薯业发展“三重门”。

推开科技之门:走出国门创品牌

“我们这里培育的微型薯主要出口沙特、土耳其等国家,每一枚都符合欧盟标准!”在定西马铃薯研究所,负责人李进福手持一颗脱毒“微型薯”告诉记者:“别看这些鹌鹑蛋大小原原种,它们个个‘身价不菲’。”

小土豆走出国门,离不开严格的生产检验标准,更需自身科技“硬实力”。

“相较地面栽培,离地栽培既可杜绝土传病害发生,而且每亩可节省1/3水量、1/4化肥和1/2农药使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李进福带领科研人员,逐项实验网纱、石棉瓦等隔离材料,2017年终取得土传性病害为零的突破。

“除此之外,我们还率先用椰糠代替蛭石做无土栽培基质,在提升保水保肥效果的同时,对椰糠废料进行有机循环利用,实现了环保减排增产的多重效益。”李进福说,特别是新研发的雾培技术,有效解决了微型薯储藏与休眠期不一致这两大国际性难题,提升了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竞争力。

在该区另一家种薯龙头企业凯凯公司,高级农艺师屠建章正忙着马铃薯新品种杂交育种攻关。“自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后,公司先后引进种质材料30多份,在此基础上,共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屠建章说,“特别是‘一草三膜’栽培技术,可实现首茬6月收获马铃薯,二茬11月收获蔬菜,能为农户带来丰厚的增产增收效益,目前正在四川、广东、云南等马铃薯种薯十分短缺的区域大面积推广。”

安定区依托区内十余家马铃薯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构建了高产、高效、优质的脱毒种薯生产供应体系,打响了安定脱毒种薯在国内国际市场知名度,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促进了行业转型跨越发展。

推开扩繁之门:助农增收有底气

“这里原来种啥都不成,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地里都是金蛋蛋!”石峡湾乡景子岔村村民何生瑞捧着一窝硕大的洋芋,高兴得合不拢嘴,“这合作社真的好,不仅指导我们种什么,还教我们如何种,卖的时候还保底收购,大伙种植信心很高!”何生瑞自己除自种10亩田外,还在合作社打工学技术挣钱,生活是越过越美。

据了解,他所在的茂庄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地蓝天公司对接的众多合作社之一,仅9月份,该合作社共向蓝天公司提供马铃薯500多亩,合计300多吨。

“订单收购促进彼此双赢!”蓝天公司负责人李幸泽介绍说,为解决企业原料供应和薯农销路问题,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社共对接了80余个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将600户家庭农场、2000户种植大户、5万农户和3613户贫困户链接在一起,构建了贯穿种植、营销、服务、管理等各领域,生产经营与产业服务于一体的“蓝天模式”。

“可以说,蓝天公司的发展已植根于广大农户,所以,发挥企业脱贫攻坚带动效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幸泽表示,为方便群众就近交薯,公司在各地兴建立马铃薯贮藏库20多座,降低了农户运输成本;为破解合作社及农户融资难题,公司以联合社为中介搭建“蓝天贷”平台,扩大了信贷扶贫效应;为助推脱贫攻坚进程,公司在实施保护价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马铃薯的基础上(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1元),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400个,形成“家门口”的扶贫效益。

安定区按照“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模式,着力构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之间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助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推开融合之门:产业扶贫有“钱”景

“你看看这院美不?听镇村干部的话不仅没搬穷,还搬进了金窝窝!”陈家屲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的马来福站在新家大院里,感慨地说:“原来我觉得,这土地是咱农民的根,要搬下去务不了地,那图了个啥?”

在镇村干部一次次入户劝导后,老马凭着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每人32740元的补贴,一家四口一分钱没花,就搬进了新居,安置点旁就是马铃薯种薯繁育产业扶贫园,里面有爱兰薯业、百泉公司等5家大型种薯企业,学校、卫生院步行不过十分钟……

“现在,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能挣几千元,两口子在企业里打工每月能挣5000多元,这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多亏了党的好政策!”马来福说着,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在数十里外的该区巉口镇,却是一番别样热闹场景。

“看,那金黄酥脆的烤馍就是马铃薯淀粉做的。”“那个是洋芋糖糕,这个是浆水洋芋凉粉。”……近日,在安定区首届农民丰收节暨马铃薯旅游文化节系列庆祝活动现场,来自省内外的游人围在大名鼎鼎的“洋芋宴”前,喧闹着惊叹不已。

“这一桌‘马铃薯’全席集蒸、烹、煮、烧、炖、炒等多种烹饪方法于一体,是我们马铃薯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作。”巉口镇党委书记韩喜乾介绍,除正在举行特色的美食节外,镇上还组织了马铃薯风情采挖、野外烧洋芋体验、马铃薯摄影大赛等活动,是最富安定特色的“丰收节”。

与此同时,一场以“丰收中国‘薯’我最美”为主题的马铃薯展示推介活动,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正举办得如火如荼。

会上,定西市安定区荣膺全国十大马铃薯主食化示范基地,巨鹏、伊口香等企业荣获“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十大领军企业’”称号。一批富有安定特色的马铃薯美食获得“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十大特色食品’‘十大休闲食品’”“马铃薯主食化‘十大主食’”等荣誉称号。安定马铃薯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客商的高度赞誉。

推开“薯都”发展“三重门”,产业转型向未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安定区已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微型薯繁育能力最强、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占生产总值比例最高的县区之一。仅2017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1万亩,年产130多万吨,马铃薯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正如该区区委书记赵众炜在这场品牌马铃薯推介环节中所说:“定西人民的信念是嘴里含了一口沙子,数十年后吐出来的是金子。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是定西人民数十年奋斗结出的硕果,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辉煌,定西马铃薯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