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厅局信息

做活水文章 打开致富源 ——景泰县“兴水立县”助推脱贫攻坚侧记

2019年01月18日 甘肃经济日报 俞宝荣


景泰县位于甘肃中部,一直以来,缺水成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最大的阻碍,“有河水不流,山是和尚头,十年九不收、风沙不断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景泰川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景泰县秉持发扬景电精神,尤其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景泰县持续聚焦干旱、盐碱、风沙三大片区,下足“兴水立县”的绣花功夫,水文章成为景泰脱贫攻坚故事里浓重一笔。放眼现在,景泰干旱山区引水工程成效显现,盐碱区鱼塘虾池鳞次栉比,红水镇风沙前沿生态林、经济林筑起风沙线上的绿色屏障。

“旱”变“水” 绿了山富了民

为有效挖掘干旱山区发展潜力,景泰县谋划实施了四大“旱变水”工程,可发展高效节水面积27.38万亩,同步实施14个贫困村的890户3853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一举解决山区群众“靠天吃饭”问题。目前,投资1.35亿元的精准脱贫寺滩引水工程,已完成主体并为寺滩有机农业区2万亩高效节水提供灌溉用水,为8个村2000多户群众提供优质人饮水源。投资1.56亿元的精准脱贫正路引提灌工程主体即将完工,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9.5万亩,能够解决正路镇11个贫困村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带动3734户13620人稳定脱贫。投资0.83亿元的黄崖坝上水工程及土地整理项目开发平整土地2.04万亩,可带动1517户6349人,户均年收益近1万元。

谋划实施的永泰川农业灌溉引水工程水指标已落实、可研已获批复,PPP入库、龙头企业引进洽谈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工程竣工后,每年可向寺滩乡提供3000万立方米灌溉用水,发展节水灌溉13.84万亩,带动4323户1.91万人脱贫致富。

水生态 文明建设结硕果

景泰县扎实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制定印发了《景泰县湖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景泰县县级河长会议制度》、《景泰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督导检查制度》等制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实现了对全县13条县级河流,62条乡级河流,127条村级河流的两个“全覆盖”。通过县政府网对县、乡两级河长及所对应河流进行公示,在所有河段醒目位置按照相关标准和格式设立河(湖)长公示牌,各级河长“挂牌认领”责任河道,开始上岗巡河。创新建立“河长+警长”工作模式,在每条县级河流设立河道警长。截至目前,县级河(湖)长巡河(湖)18余次,乡级河长巡河160余次,河(湖)长巡河已成常态。

同时,结合全域无垃圾工作,清理、疏通河道38公里,清理垃圾39.9万吨,拆除违法建筑1座,切实维护河道管理良好秩序。依托退耕还林还草、天保工程及防沙治沙等项目,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并通过发展经济林实现群众稳定增收的目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2.6%,林业总产值达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业经济贡献率达到30%以上。

转思路 盐碱滩里鱼虾肥

据统计,景泰县现有27万亩耕地受盐碱化影响,占总水浇地面积的42.19%,其中中重度6.5万亩。近年来,该县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思路,全面推进盐碱地治理。投资1.23亿元的草窝滩片区治碱排水工程以及投资0.22亿元的排碱隧道工程竣工使用,地下水位迅速下降。

同时,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创新思路,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充分利用盐碱回归水、弃耕撂荒地发展戈壁渔业,打造了草窝滩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五佛现代渔业、鱼虾生态混养、休闲渔业、芦阳盐碱水流水养殖等5大产业园区,总结出“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16字模式,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全国盐碱地治理渔农综合利用模式现场观摩会、推进会。目前,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抬田造地1200亩,改良治理盐碱地2万余亩,带动区域内2000余户9600余名群众稳定脱贫。计划到2020年发展水产养殖2万亩,治理盐碱地6.5万亩。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