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厅局信息

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 ——西峰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2019年03月04日 甘肃经济日报 盘小美

2月的董志塬,温室大棚里,草莓鲜艳欲滴,瓜苗破土而出;养殖基地里,圈舍成排,牛羊肥壮;村庄里,锣鼓喧天,灯笼高挂,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景象,这是庆阳市西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西峰区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农村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产业,扮靓乡村,培育人才,努力绘制出村美、民富、产业兴的新“图景”。

凝聚人才 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连日来,西峰区后官寨镇孔塬村村民冉楠忙得不可开交:到养殖基地喂养兔子;接待前来考察洽谈的客户,为养殖户答疑解惑;参加镇、村召开的会议,与干部们商讨如何发展壮大村里的特色产业。

3年前,原本在外务工的冉楠选择回村创业,组建了庆阳智强种植养殖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野兔养殖业。目前,合作社已带动110多户农民养殖兔子,平均每年的收益在25万元左右。

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西峰区巧念“人才经”,依托农村党建双培双优、选优育强等工程,将有公心、有经济头脑、致富本领的能人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选派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结合精准扶贫,开展“人才支农”行动,采取“面对面、点对点”帮扶,引导各类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向贫困村流动。

同时,围绕四大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重点行业领域,深度挖掘“土专家”“田秀才”等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村组干部、产业大户进行分类培训、重点培养,设立农民田间学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示范基地,年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00多人。在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人到农村创业,种植果蔬,搞特色养殖,发展乡村旅游,新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做活产业 鼓起农民钱袋子

近日,正大集团派出外协技术员到西峰区新望、禾心等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洽谈千头生猪育肥基地建设事宜。正大15万头生猪繁育项目自去年12月投产运营后,计划通过“331+”产业扶贫正大“三定”模式,采取政府规划、乡镇抓促、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建设运营、企业保底收购、农户入社分红等方式,带动建成550头饲养规模的养猪小区(场)100个,全区生猪年出栏量达到20万头,形成完备的生猪繁育、育肥、屠宰、加工生产链条。

这一利好消息,让彭原镇上何村养猪户王天喜信心大增:“我从1998年就开始养猪,由最初的四五十头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头,行情好的话,每年可以收入十几万元。正大集团‘三定’发展模式很好,有了他们的保价收购,不愁猪卖不出去。今年我打算再建几座猪圈,把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多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西峰区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按照“龙头带动、规模经营、连片开发”的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育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331+”产业扶贫模式,组团发展“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主导产业,建办“331+”合作社52个,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

同时,因村施策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果树、花卉等特色产业,建设了一批特色农业基地,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脱贫格局,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带动村民增收。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76元,同比增长8.9%。

扮靓环境 让乡村更宜居

初春,漫步温泉镇齐楼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在村子蜿蜒,广场上路灯、垃圾箱、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一座座整洁的农家小院分布四周,一盏盏悬挂在门前的红灯笼,点缀着整个村庄。

“以前村里的道路不好,环境脏乱差。现在,村里到处都修了水泥路,还建起了广场,出门方便了,环境也漂亮了。”带着孙子游玩的齐楼村村民袁秀芳感慨道。

在西峰,像齐楼村一样旧貌换新颜的村庄比比皆是。近年来,西峰区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总抓手,围绕“两线两川两区两园”进行设点布局,整合资金,改善农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抓好农村“十乱”整治、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等工作,改善村容村貌。

在乡村建设中,西峰区大力建设文化长廊、文化展厅,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孝道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加快培育文明乡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经过一系列“组合拳”,西峰区29个村庄实现美丽“蝶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