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草种出一个明星产业
——岷县“产业扶贫三件宝”(下)
岷县特殊的高寒阴湿生态环境,为众多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猫尾草即是其中之一。
据岷县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介绍,岷县猫尾草早在1941年由原岷山军马场从美国引进栽培,1979年省草原工作队与岷山种畜场合作,在岷县奔直寺开展重点选育研究。1990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定名为“岷山猫尾草”。
岷山猫尾草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强,是赛马、奶牛和草食宠物最理想的长纤维饲草,尤其对延长高产奶牛的使用年限及赛马的耐力有独特的功效作用,开发价值极大。过去十多年中,岷山猫尾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模式不断丰富,产业档次不断升级,饲草畅销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等地,逐步走出了一条依托特色草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岷县县委副书记李开银介绍,作为一种“特中特”“优中优”的高档牧草,发展猫尾草产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做大特色草产业,是一篇实现绿色发展、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大文章、好文章。
一个人种红一株草
说起岷县猫尾草产业,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无论如何也回避不了。他就是岷县种草第一人王彩忠。
现在,这位精壮、干练的汉子,作为岷县寺沟镇立林村党支部书记、岷县绿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坐在办公室里与村民、社员们规划未来的发展路线图时踌躇满志、信心满满。但追溯到十多年前,彼时的他可没有这么从容,未来究竟会如何也从没有现在这么清晰。
2006年,王彩忠和村民们尝试种植了300多亩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开启了自己的种草之路。首战告捷,取得了开门红之后,看到希望的王彩忠便一直沿着这条路子走了下来。
经过多年探索,对比比较效益之后,最终王彩忠选择了只种植岷山猫尾草。十多年打拼后,现在立林村猫尾草留床面积已达6000多亩。
种草之路绝非坦途。王彩忠介绍,2008、2009年,猫尾草产业陷入低谷,当时一吨草仅卖2000多元,对农民积极性打击很大,种草业危机重重。但是,王彩忠没有放弃,顶着压力坚持了下来。目前,猫尾草干草市场价每吨2万多元,自然晾干的干草每吨8000—9000元,鲜草每吨3000—4000元,精品草则每吨能卖出4.8万元的天价,合一公斤48元,且价格比较稳定。
猫尾草越种越好,王彩忠说:“每亩地每年保守收入3000—4000元,那是手里攥着的。”2018年,绿草专业合作社产干草1800多吨,卖出了好收益。当年,立林村实现整体脱贫。
岷山猫尾草属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一般利用期6—7年。一次下种,后期管护简单,且能连年多茬收割,是王彩忠口中典型的“懒汉庄稼”。同时,岷山猫尾草株高大、叶量丰富,产草量高而稳定,是一种天然高产优质牧草。看到王彩忠种草富了起来,周边群众纷纷跟进。
首先崛起的是立林村所在的寺沟镇。寺沟镇镇长梅小东介绍,现在,作为岷县猫尾草种植的发源地、排头兵,寺沟镇已成为岷山猫尾草核心种植区。全镇猫尾草留床面积达到15000亩,年鲜草总产量约45000吨,干草总产量7000余吨,实现产业增收6000余万元。
在寺沟镇的带动下,近年来,岷县猫尾草种植扩大到了14个乡镇。岷县草产业越来越红火,2019年,岷县计划种植以猫尾草为主的特色优质牧草20万亩。
一株草种火一个产业
种草种出了名堂,尝到甜头的王彩忠“动作”不断,又迈出了新的步子。
2013年,为壮大力量、扩大规模、提高收益,立林村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商议成立合作社。此举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52户村民携上千亩土地响应倡议,成为了首批社员,岷县绿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宣告成立——这是岷县最早的草产业方面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
几年下来,“绿草”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也证明自己是岷县草产业最好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王彩忠介绍,2018年,合作社实现利润近150万元,分红30多万元。
2016年,王彩忠再放“大招”。当年年底,合作社召开大会,号召社员、村民以土地、生产资料等入股,并依托产业扶贫项目和东西部协作帮扶项目支持,于2017年开建了一个集加工、包装等为一体的扶贫车间,健全了产业布局,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现在,合作社22亩办公土地上,拥有专业晾晒场4000平方米,储草棚920平方米,并建有一处现代化的烘干车间,引进的烘干机是当下最先进的。
完成了这一切,王彩忠又琢磨着再上一条烘干生产线,因为现在的这一条生产线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同时,他还打算多出去看看,一方面拓展市场,另一方面要在进一步深加工上下功夫,生产宠物饲料。
紧邻王彩忠绿草专业合作社的岷县方正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当地成立最早、实力雄厚的草加工、草产品研发公司,在岷县草产业发展中贡献突出。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孟贵红介绍,目前公司在岷县建设有3个扶贫车间,与1000多农户签订了种草协议,带动农户种草上万亩。去年,公司生产烘干草近千吨,晾晒草300多吨。
在方正草业公司记者看到,这里鲜草加工设施一应俱全。围绕猫尾草,还“玩”出了不少花样。整箱精包装的草饼、罐装的猫尾草颗粒等高档产品,是宠物的上好饲料,在线上销售颇受欢迎。
岷县草产业发展快马扬鞭。2月14日,岷县草产业联合总社和草产业协会正式成立,14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乡镇分社,草产业发展吹响冲锋号。
一个产业种出一条出路
猫尾草产业带贫效应十分突出,为岷县趟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王彩忠介绍,“三变”改革中,合作社积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主要做法:一是土地入股。合作社土地入股8户21亩,每亩折算1股,每股每年分红1千元,年保底分红2.1万元。
二是生产资源入股。以草料棚为例,入股20户,折合资金6千元入股,每股每年分红480元,年保底分红9600元。
三是专项资金入股。2018年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全部折股量化到全村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名下,每户持1股,每股1万元,每户每年分红800元。注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200万元,带动贫困户200户,每户每年分红800元。
四是劳动力入股。比如,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劳动力,2个月用工期间普通工每天可收益80元,全勤时能分红4800元。
据统计,2018年,绿草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396户,兑现分红资金31.68万元。方正草业公司直接带动2426户农户种草,其中200户贫困户分红16万元。真正做到了“大手拉小手”,实现了“将党员聚在产业链,扶贫车间建在产业链,贫困户富在产业链”。
梅小东介绍,根据猫尾草产业种植摸底情况,寺沟镇种植户户均种植规模约10亩,户均可增收6万元以上,种植大户可收入10万元以上。
岷县畜牧兽医局预估,今年全县种草近20万亩,将带动7000余户贫困户增收。
为了增强产业发展后劲,3月15日,岷县县政府与中国马业协会、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医研究所草产业发展“马上扶贫”合作项目三方协议在北京签约,中国马业协会“马上扶贫”示范基地落户岷县,为助力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岷山猫尾草喜温凉湿润气候,在海拔2300m—2600m的地区适宜种植。岷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益云介绍,岷县猫尾草多以山地种植为主,“这将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真正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要求,实现农户增收、企业增效、生态增益多赢” 。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