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产业扶贫催发乡村蝶变
初夏时节,热浪徐徐袭来,田间杏黄色的麦子在晃动着沉甸甸的“脑袋”等待收割,村庄内白墙青瓦,窗明几净,绿树成荫,路边的小篱笆内花儿斗艳,一幅幅扶贫标语在每一处醒目位置绽放着多彩的光芒,村头村尾村田地里产业发展正旺,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近年来,徽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攻坚大背景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七个一批”的精准脱贫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全力实施“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兴建产业基地、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带贫机制,不断拓宽集体增收渠道,促进村民就业和多元增收。充分发挥全县各村地域优势,以种植烤烟、发展辣椒产业的传统产业为入手,大力发展养殖、苗木繁育、外出务工等,农村产业发展出现了齐头并进,群众齐心协力发家致富的良好势头。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发挥驻村帮扶作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措施,脱贫攻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走进银杏树镇关坡村脱贫户李育保家的院子,他告诉我们,这几年他家每年都种20多亩烤烟,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这样的日子让他越过越有盼头了。同时,该村将财政配套的50万元入股新农种植合作社,为全村贫困户户均配股1000元,对2019年脱贫户配股20000元,2018年9月底户均分红80元。每年户均分红都在1000元左右。每年由合作社给村集体固定分红3万元作为村级积累,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目前,该村激发群众脱贫致富信心,摒弃了“等、靠、要”的思想,“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氛围浓烈,比产业、比致富成了村里人发展的主流。像关坡村这样的村子产业带动发展已经达到了整县全覆盖。
发展产业是村民精准脱贫的最直接手段,现在村民发展产业热情很高,尝到甜头的村民一天忙得根本就闲不下来,不是忙着在村阅览室查资料给自己“充电”,就是三两个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探讨产业中遇到的问题,这与以前聚在一起不是闲聊就是玩牌形成了强烈反差。水阳镇泰山村驻工作队队长李旭红告诉笔者。
走进全县每个村子,“扶志”宣传墙上,到处彰显围绕扶志扶智、脱贫政策、产业培育、精神文明、村规民约等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内容的宣传标语,生动的“映”在墙上,“会说话”的文化墙为广大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激活文化扶贫的“精神末梢”,提振群众“精气神”。注重扶贫“扶智”和“扶志”相结合,发挥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作用。
徽县还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产业发展带头人、好人”的表彰奖励活动,发给喜庆的奖状,激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呈现出产业成风景、人人争先进、发展日日新的良好势头。树立脱贫光荣、奋斗立志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掏空心思找项目,想发展啥就有专家上门送技术,缺资金政府给我们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销售在网上就可以卖出去,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蜜。”近日,在参加徽县农村实用人才中蜂生态养殖技术培训班上的脱贫户李生海激动地说。
现如今,田地里富民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房前屋后小规模养殖遍地开花,宽阔的水泥路在村与村之间蜿蜒盘旋相通,完善的办公设施、文化广场和乡村大舞台、广场边修建的仿古凉亭和实木长廊、篮球场、运动健身器材,无不显示着村庄的巨变和现在农村生活的美好。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已成为历史,亮亮堂堂的路灯,美化靓化过的小景点,美化后的人居环境,水渠溪水潺潺、周围绿树掩映,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现代新派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徽县各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