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省秋播冬小麦冬油菜品种布局工作方案
冬小麦、冬油菜品种合理布局是稳定粮食产量和提高抗灾避害的有力保障,为优化我省冬小麦、冬油菜品种布局,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力气抓好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布局,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不断提高种植效益,确保全省冬小麦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冬油菜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冬小麦以抗病、抗旱、抗寒、抗穗发芽、抗倒伏、稳产为前提,以优质、高产为目标,突出主栽品种,选好搭配品种,丰富示范品种,做好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冬油菜积极推广低芥酸、低硫苷“双低”及高产、高油、高油酸的“三高”优质杂交油菜品种;积极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近年来审定的冬小麦、冬油菜新品种;大力配套推广旱作农业、精量半精量播种、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一喷三防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冬小麦、冬油菜生产科技含量,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二、 重点工作
(一)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生产布局。要按不同的自然生态区划类型,综合考虑品种抗性和生育期,实行多抗源、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重点推广丰产、抗旱、抗寒、抗病、抗穗发芽、角质紧凑、抗倒伏等性状好的优质冬小麦和“双低”、“三高”的优质油菜品种。天水、陇南山川地及白龙江流域冬麦区重点推广兰天26号、兰天31号、兰天36号、天选52号等抗锈、耐锈高产稳产品种,坚决淘汰严重感锈、种性退化和抗逆性差的品种;中部冬麦区重点推广静麦3号、临农9555、陇中5号、中梁32号等抗旱、抗寒、抗病性较强的优质冬小麦品种;陇东半干旱山塬区和湿润川塬区重点推广陇育5号、陇鉴108、铜麦6号、长航1号等丰产、抗寒、抗锈、抗旱、抗穗发芽、角质紧凑、抗倒伏性较强的优质品种(详见附表1),冬油菜重点推广冬油1号、天油7号、天油10号、陇油16号、甘杂1号等优质品种(详见附表2),配套推广旱作农业、机械化、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利用天时、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大力推广新优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要积极推广优质中筋小麦品种,适当增加强筋和弱筋专用品种,对现有小麦主栽品种开展提纯复壮,扩大优质中筋、强筋和弱筋专用小麦品种及“双低”、“三高”油菜新品种展示示范力度和种植面积。一是大力宣传、推广应用推荐的冬小麦、冬油菜主栽品种,加大力度引导农民使用高质量的商品种子,推广拌种和种子包衣技术,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种子商品化率、拌种率和质量。二是要通过示范对比,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抗锈、抗寒、抗旱、抗穗发芽性等抗性好品种的优越性,主动选择应用抗逆性好的品种。天水、陇南等条锈病常发区及平凉、庆阳等易冻、易穗发芽区要根据近年来大田表现和展示示范的表现,认真筛选确定抗锈、抗寒、抗穗发芽性好的品种,做好多抗源、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提高小麦的整体抗性水平。三是及时调整更替主栽品种、搭配品种和示范品种,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加大对近两年新审定的高产、优质、专用型冬小麦品种及“双低”、“三高”油菜品种的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通过示范筛选出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优质新品种,按照区域条件合理搭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更新主栽品种,形成品种布局的良性机制,进一步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推进冬小麦、冬油菜生产的优质化和专用化。四是要加强种子质量监管,搞好种子发芽试验,把好种子质量关,确保农户使用种子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三)注重良种良法配套,突出科技增粮。要围绕新品种更新换代和品种区域布局的优化调整,以防病、防旱、防寒、防灾、高产、优质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高产栽培技术,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一是积极示范推广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沟播技术、机械沟条播、宽幅匀播等技术。针对近年来小麦播量普遍过多、冬前群体大、个体弱的实际情况,着力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二是积极示范推广深松耕、少免耕、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三是大力推广种子拌种、包衣等药剂处理技术,切实做好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防控。四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推进科学抗灾,努力实现由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变,控制秋苗发病程度。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为了保证今年秋播冬小麦、冬油菜品种布局工作方案的落实,确保全省802万亩冬小麦和160万亩冬油菜种子供应,有关市、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秋播冬小麦、冬油菜品种布局工作,推进各项技术指导与服务,努力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入户率,做好种子质量检验、监管和协调调运。
(二)周密谋划方案。要认真分析辖区内冬小麦、冬油菜生产面临的形势,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提出切实可行的冬小麦、冬油菜品种区域布局工作方案,提前调度种子的供需情况,做好余缺调剂;做好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把好种子质量关,增设供种点,延长供种时间,方便群众采购。做好现有主栽品种的提纯复壮,确保各地秋播用种安全。
(三)加强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冬小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通过加大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建设好良种繁育基地等措施,逐步提高冬小麦、冬油菜种子的商品化率。
(四)强化宣传培训。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短信、明白纸等方式,及时向农民群众发布品种布局方案,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大力宣传抗锈、抗寒、抗旱、抗穗发芽性等抗性好品种的优越性,引导农民群众使用商品种子,及时解决好农民在播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冬小麦、冬油菜抗灾避害的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