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小土豆”助农增收成效显
近年来,民乐县坚持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壮大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按照“扩充规模、增加总量、依靠科技、提升层次、开拓市场、促进加工”的原则,加快推进专用薯基地生产、龙头企业加工、脱毒良种繁育、收购贮藏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机制,初步形成了集脱毒繁种、基地化种植、规模化加工为一体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格局,全县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推行规模种植,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坚持以扩规模、攻单产、提效益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规范土地经营流转,大力实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工程”,引导农户、种植大户和企业连片种植马铃薯,主推大西洋、克新、陇薯、夏波蒂、黑美人等新品种16个,着力打造全省马铃薯生产大县,种植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2020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其中加工型专用薯8万亩,建成500亩以上连片示范点44个,预计总产量达52万吨,产值达6.25亿元。
注重技术引领,繁育能力持续增强
积极扶持甘肃鼎丰、张掖绿禾建成年产微型薯7000万粒、原种1.1万吨、一级良种11万吨的脱毒种薯繁育供应基地及马铃薯新品种与新技术的辐射扩散中心,逐步形成了以鼎丰、绿禾为龙头,其他企业为补充的脱毒种薯快繁体系,能够满足80万亩马铃薯大田种植的用种需求。充分挖掘民乐县地域特色和气候优势,主推的16个马铃薯新品种良种应用率达到了100%,有力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加快设施建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以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为重点,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推行“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将农户闲置、碎片化的“井”字形小块田变为“一户一块田”“全村一大块”的机耕大土地,为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达17.1万亩,其中建成水肥一体化项目示范点15个7.8万亩。在垄土、覆膜、施肥、播种、灌溉等生产环节,积极采用北斗定位、自动化控制、惯性导航、水肥一体化等高新技术,极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了马铃薯品质和产量,切实增加了农业效益。全县马铃薯产业逐步从传统、粗放、低效性向现代集约、精细、高效型转变。
强化政策扶持,流通体系逐步健全
不断加大冷链物流建设扶持力度,抢抓政策机遇,建成马铃薯贮藏窖(库)86座,可贮藏马铃薯9.27万吨,有效缓解了马铃薯集中收获后销售和运输压力,延长了加工企业原料供应期和种植户销售期,降低了贮藏损耗,切实提高了马铃薯产业经济效益。2020年积极引导19家合作社新建马铃薯通风库73座,新增农产品冷藏库容3万吨。依托县农业信息中心和镇政务网站,不断拓宽市场营销渠道,建立集政策咨询、信息收集发布、市场分析预测、供求服务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镇村两级马铃薯购销贩运大户194户,种植运销专业合作社100多家,吸纳会员6000多人,年交易量达20万吨以上,市场流通能力不断提升。
突出龙头带动,加工能力稳步提升
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成爱味客1.3万吨马铃薯全粉生产线、丰源薯业1万吨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扶持天润园公司建成年产2000吨马铃薯饼干全自动生产线,丰源薯业建成年产5000吨马铃薯面条生产线、年产500吨马铃薯馒头生产线和年产500吨马铃薯薯丸加工生产线,扶持扩建和新建乡村两级马铃薯淀粉小型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形成了投资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大中小型企业互为补充,高中低档产品同时开发的马铃薯加工格局,为马铃薯精深加工步入快车道打开了通道。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