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凝心聚力育产业 富民产业促增收
近年来,临夏州把产业扶贫作为促进稳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全面落实产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一手抓到户产业扶持,一手抓主导产业培育,健全完善资金投入、到户奖补、利益联结、风险防控等机制,千方百计拓宽群众产业增收渠道,努力让每个村有一个以上的主导产业,每个贫困家庭都有一个稳定的增收渠道。
一、大力扶持到户产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制定实施《临夏州牛羊菜果薯药油菜百合八大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贫困户人均5千元、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标准,从2018年以来,先后投入到户产业扶持资金27.17亿元,坚持“五挂钩”原则,因地制宜、一户一策,投资24.15亿元扶持10.61万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新增能繁母牛93744头、能繁母羊699248只、能繁母猪30696头;购置机械4178套,修建青贮池1087座、暖棚2000座);投资3.02亿元扶持2.54万户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中药材、百合、设施蔬菜、油菜、林果等10.55万亩),支持12608户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发展“五小”产业。
二、以“七个依托”为支撑,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2018年以来,全州依托结合三变”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和党费补助资金、涉农项目建设、光伏扶贫项目、互助社及乡村加油站项目、组团发展方式、领创办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七个依托”措施,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等三方联合经营发展模式,持续推进“三变”改革,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截至8月初,落实扶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69798.55万元,其中扶持649个贫困村资金达到46314.54万元,扶持非贫困村资金23484.01万元,均采用入股分红形式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消除37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2019年底,贫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758.25万元(其中投资收益2409.74万元,经营性收入58.96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5.75万元,补助性收入69.69万元,其他收入191.05万元),全州649个贫困村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25万元,预计今年年底达到2974.4万元以上,村均达到4.6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带贫益贫作用。按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培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完善利益联结和带贫益贫机制。近两年投入1.85亿元扶持559家贫困村合作社,全州贫困村农民合作社达到239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4787家、加入合作社农户5.7万户、带动农户17.4万户。三年新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64家,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31家,带动农户3.9万户、16.98万人。完成投资5142万元,联村建设小型气调保鲜库45个,购置冷链车14辆。东乡县正在建设小型气调保鲜库1座;和政县正在建设10座(已完成工程量的50%),计划8月底11座保鲜库全部建成。2020年全州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309万元,计划以奖代补等方式建设保鲜库50座。
四、大力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州委、州政府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抓手,决定对全州传统种植结构、传统生产方式、传统经营模式以及小农意识来一次彻底的革命,在稳定粮播面积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粮改菜”“粮改药”“粮改油”“粮改果”“粮改饲”等种植结构调整“六十万亩工程”,实际新增中药材、高原夏菜、小杂粮、食用菌等特色产业81.26万亩,其中:新增马铃薯13.8万亩,达到77.79万亩;新增藜麦0.96万亩,达到1.44万亩;新增优质饲草42.85万亩(饲用玉米31.1万亩,苜蓿、红豆草11.75万亩);新增中药材7.95万亩,达到23.41万亩;高原夏菜达到12.03万亩;新增油菜3.02万亩,达到31.61万亩;新增树莓0.38万亩,达到0.48万亩;新增食用菌0.74万亩;新增优质经济林果10.53万亩。
五、以“粮改饲”为切入点,实施牛羊产业达标提升工程。为加快助农增收步伐,州委、州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粮改饲”暨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的决策部署。抓实“种、管、收、储、运”等关键环节,全州粮改饲面积由2017年不足5万亩增加到2019年的35.4万亩,开展粮改饲的企业与合作社430多个,参与群众14.2万户,其中贫困户近5万户、占现有贫困户的88%。随着“粮改饲”的成功推广,丰富的优质饲草资源为发展牛羊产业奠定了基础。为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州委、州政府组织东乡县等5个贫困县,采取引进能繁母牛母羊、圈舍扩建等方式对户均饲养能繁母牛存栏2头以上或育肥牛存栏5头以上、能繁母羊存栏10只以上或育肥羊存栏30只以上的贫困户进行差异化奖补,完成投资2亿元,项目惠及625个村、46132户农户(其中35884户贫困户),深度贫困村牛羊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探索出的“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种供养、农牧互促”的路子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循环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工作的样板。
六、加强农业保险工作,防范产业扶贫风险。农业保险在连续两年实施“增品、扩面、提标、降费”的基础上,按照“能保尽保、愿保必保”的原则,今年在做好10个中央(马铃薯、玉米、青稞、牦牛、藏系羊、能繁母猪、奶牛、冬小麦、育肥猪、森林)和7个省级(苹果、中药材、肉牛、肉羊、高原夏菜、设施蔬菜、鸡)保险品种承保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地方特色品种承保力度,实施13个“一县一(多)品”承保工作,确保实现农业保险对有投保意愿贫困户的主要增收产业全覆盖,提高防范自然风险的能力。截至8月初,纳入参保计划的农户17.249万户(其中:贫困户9.35万户),已投保农户18.425万户(其中:贫困户11.695万户),贫困户投保率125.08% 。共实现签单保费1.02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金24.64亿元,支付赔款129万元,从中直接受益农户296户次。(编辑:庞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