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捡拾废旧农膜 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近日,山丹县农技中心结合百日攻坚行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员下沉清泉镇扎实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通过县乡联动、部门配合、全民参与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宣传引导,营造氛围。积极利用电子屏幕、今日山丹网、手机微信、新山丹等网络媒体报刊,广泛宣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全员分组深入农资经营门店、农贸市场和村社,张贴《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治理残留农膜的通告》、《山丹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秋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100余份,发放农业实用技术手册500余份,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累计发动动镇、村、社干部群众3000多人(次),切实形成“县乡联动、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持续改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
二是靠实责任,确保实效。结合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山丹县农技中心确定专人,组成工作组,会同清泉镇分区域督促村社群众、种植大户、经营主体对区域范围内田块、道路、渠道、河滩荒地、房前屋后、树枝上的残留农膜进行全面清理整治。至目前,出动车辆 100多辆(次),捡拾整顿区域面积达1万多亩,收集废旧地膜200多吨,并将捡拾的废旧农膜采取收容装袋、定点堆积,交由华塑塑料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废旧地膜变废为宝,有效促进废旧农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改善了耕地质量,实现生态与社会效益“双赢”。
三是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推广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平衡土壤养分,减少化肥施用量,有利于有机农业发展,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山丹县农技中心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依托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在清泉村建立小麦秸秆还田示范点1000亩,为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大力推广厚度大于0.01mm、耐候期大于12个月且符合国家其他质量技术标准的农用地膜和厚度大于0.12mm的农用棚膜,降低回收难度,提高回收效率,达到从根本上解决农膜残留污染的问题。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