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专家组调研天水市小麦条锈病冬前发生情况
为掌握小麦条锈病秋苗期发病情况,分析预测翌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趋势, 11月17日—18日,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甘肃省农科院和湖北、山东、河南、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等省(自治区)植保部门的有关专家,实地调研天水市小麦条锈病冬前发生情况,分析研判2021年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和防控对策。
省植保站副站长张晶东,天水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李文俊及市植保站相关人员陪同调查。
专家组一行先后深入甘谷县八里湾、金山,秦州区关子、天水、平南,麦积区新阳等乡镇小麦条锈病秋苗期常发重发区进行了选点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小麦条锈病发生普遍。天水市今年条锈病发生特点:一是显病时间早,发病程度重。9月17日,在秦州区平南镇万家庄“西农云雀系统”孢子捕捉仪监测到锈病孢子,较往年提前7天监测到扩散的锈病孢子。发生面积约125.2万亩,平均病田率65.2%,平均普遍率0.51%,严重度10-40-60%,个别田块已全田普发,部分区域多以发病中心和单片病叶显病,是近10年来秋苗发生最重年份。二是发生范围广。全市小麦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渭河以南主要发生区域在海拔1400—1800米范围内,渭河以北主要发生区域在海拔1500—1900米范围内,北部重于南部,高山重于川区。三是侵染扩散速度快。秦州区平南镇一块田于10月20日发现零星病叶,11月14日已全田发病,发病叶片孢子堆鲜黄,扩散速度较快。原因分析:一是今年小麦条锈菌越夏菌源范围广,菌源量足,全市越夏菌源面积大约9.2万亩。二是今年秋季气候条件有利于条锈病菌萌发存活, 10月份降水量为38.5~68.3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2~7成,日照时数54~70小时偏少5~6成。11月上旬平均气温为5.2~8.3℃,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0.7~0.9℃;降水与历年同期相比正常偏少,田间各层土壤湿度为正常至过湿,结露时间偏长,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侵染扩散。
专家组实地调研后在甘谷县召开了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分析座谈,对天水市在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天水市近年来在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实施结构调整、秋播药剂拌种、推广适期晚播、冬前喷药挑治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秋苗期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危害,减轻了发生程度,对降低全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冬菌源基数,全面控制条锈病发生危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专家组结合天水市小麦主栽品种抗锈性、当前病害发生情况、未来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认为,2021年我市小麦条锈病将中度至中度偏重发生,部分区域将会出现大流行,流行期将出现在5月中、下旬。
专家组建议:一是加强冬、春季麦田病虫情监测预报,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二是加强宣传,及早动手,开展“带药侦查”,组织群众对小麦条锈病发生较重的区域进行挑治或统防统治,降低越冬菌源量。三是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病虫综合防治水平,为做好明年春季防控奠定良好基础。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