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厅局信息

筑牢脱贫基础 攒足振兴后劲

2021年02月10日 农民日报 吴晓燕 鲁明

——甘肃构建扶贫产业体系成效综述

“我们合作社要永远跟农户紧紧地绑在一起,有了他们,我们产业的基础才是牢靠的……”面对摄像机镜头,说起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情况,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马成底气十足:2020年6月,在他领办的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全国各地的药材订单纷至沓来……

日前,记述甘肃省西和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纪录片《决战西和》,以影像的方式定格了这一幕:合作社一头连着贫困地区的半夏种植户,一头连着全国中药材大市场,带动了农户增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还壮大了区域特色产业。

这是甘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阶段的一个剪影,如果单拿出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只有熟悉甘肃产业扶贫背景的人才能读懂其中的深意:仅仅在3年前,甘肃贫困地区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弱、小、散”特征明显,“没钱干”“不会干”“闷头干”“怕风险”问题比较普遍,依靠产业脱贫的难度大。

彼时,脱贫攻坚决战收官时刻越来越近,怎么办?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甘肃决心从大力构建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个体系”入手,拉开架势构建扶贫产业体系,带动群众进入产业扶贫大链条,实现增收脱贫。

“六年任务三年干,三步并作两步跑!”为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一届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六大产业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产业扶贫配套政策。经过3年的勠力奋斗,甘肃产业扶贫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短时间内实现了从零散状、碎片化到成链条、集聚化的巨大变化,构建起了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扶贫产业体系,夯实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8539元,年均增长22.2%,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今后乡村产业振兴攒足了后劲。

紧盯主攻方向抓投入,让贫困户嵌入扶贫产业大链条

2018年初,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实施了“一户一策”精准到户脱贫计划,组织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面对面沟通,下足“绣花”功夫,为每户贫困户量身定制了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

为提升扶贫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带动贫困群众参与到产业扶贫大链条中,甘肃坚持把规范提升合作社作为有效组织农户集约化生产和对接市场的重要抓手,把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作为提升产业效益和带贫益贫能力的核心动力,不断健全生产组织体系。

“我们紧盯‘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主导产业这个主攻方向,按照‘五挂钩’要求,认真落实到户产业扶持政策,原则上一半用于贫困户自主经营,一半入股到合作社、龙头企业。”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3年多时间里,甘肃“砸锅卖铁”投入产业到户种养扶持资金155.6亿元,全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极大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种养产业的积极性,扶持100多万贫困户如期实现了脱贫目标。

着眼产业收益抓营销,“甘味”引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收获真金白银

去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甘肃各地不断规范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强化了扶贫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在宕昌县,当地全面规范合作社9个运营环节管理,将336个村办合作社组成25个乡镇联合社,再将25个乡镇联合社组成县联合社,全县扶贫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联结机制不断完善。

“我们带动合作社及其成员按订单种植、生产中药材,市场要什么,就种什么,彻底改变了以往合作社及农户的药材种出来找不到市场的局面,同时企业也有了稳定的货源基地。”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建军说,宕昌有40万亩的中药材基地,生态天然无污染,品质优势突出。公司进驻宕昌后,在当地打造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带动了50个合作社发展中药材产业,合作社成员中有六成是贫困户。此外,公司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200个稳定岗位,农户可就近就业增收。

近年来,甘肃围绕解决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闷头干”的问题,不断完善产销对接体系,在全国率先组建省级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及马铃薯等9个分会,联合农业农村部连续举办了3届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安排6.3亿元资金新建果蔬保鲜库2075座、移动保鲜库222辆,新增储藏能力近100万吨,有效提高了特色农产品储藏保鲜能力,缓解了收获季节农产品集中上市带来的滞销压价现象。

聚焦风险防范抓保障,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没有“后顾之忧”

甘肃是一个旱灾、冻灾等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如何破解因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的农业减产和农民减收,一直是该省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难题。

李旺泽说,近年来,甘肃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着力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同时,积极创新承保理赔方式,拓展农业保险功能和作用,探索“保险+期货”的模式,开发出了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新型保险,为产业发展兜起“安全网”,确保农民群众发展产业“不白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秦安县是甘肃的林果产业大县。为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2017年,秦安县与太平洋产险甘肃分公司、华信期货合作试点甘肃省首单“保险+期货”项目。其后,秦安县先后与两家保险公司、26家期货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政府、期货、保险三方合作的良性机制。太平洋产险甘肃分公司农险部总经理王剑峰介绍,苹果“保险+期货”即果农以购买保险的方式,为自家果园里的苹果投保,当苹果市场价格低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目标价格时,农户就可以获得差额补偿;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期货公司产品转移赔付风险,实现“再保险”。

2017年,秦安县叶堡镇李坪村贫困户李永平第一次听说“保险+期货”项目,没想到次年就受惠于这一项目。“作为果农,我们生怕有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只要天气预报到不好的情况,我担心得都睡不着觉。”李永平说,“现在好了,有了苹果‘保险+期货’,我可以放心睡个安稳觉了。2018年家里两亩苹果拿到了2716.1元理赔款,2019年又领了2284.1元。”

秦安县相关负责人说,秦安县苹果栽植面积达65万亩,苹果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通过两年的努力,秦安“保险+期货”总保额达到7.7亿元,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了解到,甘肃将农业保险补贴品种从2018年的69个扩大到了如今的96个,基本实现对所有贫困户、所有种养产业、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全覆盖,过去3年累计签单保费近50亿元,赔付约30亿元,受益农户达305.6万户次。

编辑:庄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