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黄土地,做好“水文章”,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
——甘肃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
去年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关于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粮食面积3957万亩、产量达到1202万吨,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甘肃全省上下先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陇南等多地60年不遇的暴雨泥石流灾害、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带来的重重困难,坚决打赢“粮食丰收”保卫战,为国家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甘肃答卷”......
受自然条件限制,长期缺粮是甘肃历史上的“沉疴”。甘肃省年均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0%,中低产田比例超过70%,并且耕地质量总体偏低、退化严重。时间追溯到公元1871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兵途径陇中,不禁感叹“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他口中所说的陇中,就是今甘肃中部典型的黄土高原区域,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4.9%,干旱少雨,坡陡谷深,加上黄土孔隙率高,降水极易流失。水,在这里曾经是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受严酷的自然条件约束,尤其是水的限制,甘肃历来属于粮食紧缺地区,粮食不能自给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回首甘肃粮食生产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陇原儿女战天斗地的奋斗史,也是新中国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从新中国成立到如今的71年间,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不足300万吨,一路攀升,2011年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000万吨,2012—2019年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2020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200万吨大关……人均占有粮食水平由1949年213公斤增加到2020年的454公斤。一连串历史性数字的背后,是全省上下毫不动摇狠抓粮食生产的努力付出。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切实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营造全社会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引导各地立足省情实际,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集成创新技术模式,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自给水平,为确保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甘肃省以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2019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负责,组织各地建设高标准农田46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262万亩,通过管灌、喷灌、微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减少了灌溉用水,调整了农业用水结构,而且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达到了提质增效、绿色生产的目的。同时,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河西地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引导实现“一户一块田”;中部山区推进地块小变大、弯变直、坡变平、互联互通,引导实现“一户一台地”等建设模式。积极探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中型灌区建设相结合,改写了传统灌溉农业的历史,推动传统灌溉农业向现代节水农业转变;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型现代龙头企业相结合,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景泰县探索出“先流转后整理、企业提前介入、突破条田限制、只到户不到册”等模式,村集体整合农户土地统一流转给龙头企业,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龙头企业提前介入工程设计建设,统一配套建设灌溉管网、林带、道路等设施,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步到位。按照“引水改田、引企整地、引技增效”的思路,借势引大、景电两大国家水利工程,积极争取用水指标,先后实施了四大“旱变水”工程,彻底解决了干旱山区“有地缺水”的问题。兰州新区超前谋划,着力改善撂荒耕地基础条件,对因生产力下降,缺水等原因撂荒的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符合条件的15万亩纳入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切实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建设田间机械耕作道路,变小块农田为适合机械作业的大块农田,并积极引导国有农业公司和大型企业开展代耕代种规模经营,从根本上解决耕地撂荒现象发生。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从石头沟生发出的“幸福花”。谈到甘肃发展粮食生产取得的成绩,绕不开甘肃旱作农业的起步和发展。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就发轫于榆中县连搭乡石头沟村。地如其名,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典型的旱作区气候地理特征吸引省内农业科技人员从2003年起就在石头沟长期蹲点,开展试验,悉心钻研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出现,将这里往昔“看天吃饭”的山旱田,变成了“增收田”。当年,石头沟的村民自发组建了“双垄沟迎春秧歌队”,自编了快板“赞双垄”,宣传这项变革性的新技术。时任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评价说:“我国农业的发展受到水资源的制约,甘肃在发展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尤其是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革命性的技术,对促进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解决温饱问题、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诞生于石头沟村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如今早已走出甘肃,走向了全国。全省旱作农业推广面积每年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用35%的面积贡献了65%的粮食产量,为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跨上1000万吨、1100万吨和1200万吨台阶提供了重要支撑。旱作农业技术早已成为全省抗旱增产、防灾减灾和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法宝”,也成为了甘肃粮食稳产的“压舱石”。
高效节水农业,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甘肃省立足省情实际,确立抗旱和节水这两大主题,积极构建现代农田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大力发展以丝路寒旱农业为核心的新型农业节水技术,有效促进了高效节水农业的全面发展,为全省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河西、沿黄灌区突出一个“节”字,重点在节约用水、提高水的效益、增加收入上做文章。全省每年实施微灌、喷灌、管灌等农田高效节水技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实现亩节水150~250立方米,亩节本增效200~300元;在中东部旱作区突出一个“集”字, 围绕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用好地表水,紧扣“提水、保水、蓄水、拦水、截水”五大环节,在有水源的区域,通过提水蓄水集水后实施滴喷灌,或实施软体集雨窖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节水增效;在南部山区突出一个“截”字,以“修梯田、建水窖、铺地膜、调结构”为基础,积极发展注水补灌、移动滴灌、软体水窖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坚持走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我们坚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甘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根基会更牢,甘肃农业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中的前景会更好、可持续发展的路会越宽。因为,2647万陇原儿女一直在努力!
编辑:秦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