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宏顺源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全:勇做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弄潮儿
今年58岁的李全是酒泉宏顺源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近年来,他领导合作社在农机补贴等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购置大型农机装备120台(套),建成1800㎡合作社场地1处,1000㎡停车棚1座,500㎡冷库1座,40㎡维修间1座,70㎡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室1间,每年完成农机作业面积10万亩以上,实现农机经营收入600万元以上。2022年李全荣获“产业发展带头人”称号,2019-2021年,酒泉宏顺源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被酒泉市农业农村局评为“酒泉市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被肃州区评为“平安农机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单位”“产业发展先进集体”“五有合作社”等;2022年,被省农业农村厅、省应急管理厅评为“省级平安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23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发挥农机装备优势 扩大农机作业范围
在李全带领农民社员依靠农机抱团闯市场过程中,始终秉承“诚实守信、服务周到、争创一流”理念,为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农机作业服务,他坚持“三个注重”经营原则:一是注重提高农机作业服务质量与水平。在开展作业服务前,安排社员认真维修保养农机具,消除技术故障,确保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况投入生产作业,作业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止马上纠正。二是注重发挥装备技术优势。对服务对象农户的机械化作业需求有求必应、随叫随到,克服一切困难障碍满足需求,在“三春”“三夏”“三秋”农忙时节,合作社作业机组每天工作十多小时,夜以继日抢种、抢收,赢得了广大农户的点赞。三是注重保持作业市场价格稳定。在开展市场有偿服务过程中,合作社采取“扩大作业量增加收入”的方针,促进快速发展,不乱涨价,不向农民乱收费,也不轻易将农机、油料价格上涨等成本因素转嫁给农民群众。在合作社自身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作业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础上,李全积极发挥市场竞争主体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参与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通过率先推广应用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青贮玉米机械化收割、农用激光平地技术等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发展“菜单式”农机服务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是当下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潮流。近年来,李全在带领合作社积极尝试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过程中,遵循不改变农户士地承包权的法律规定,探索了三种模式的服务方式供农户自主选择:一是通过签订协议,由农户将承包地一年或几年流转给合作社实行全程机械化经营,承包地租赁款可以结算现金由合作社交给农户。二是承包地由农户自主经营,合作社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支付农机作业服务费。三是农户在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按作业市场价格支付服务费,种植日常管理由农户自已承担完成。李全通过探索建立“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农机社会服务市场化进程。2023年,酒泉宏顺源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肃州区开展机械化作业10万亩,实施土地托管3700亩,与敦煌种业隆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性合作协议,参与肃州区8个乡镇作物耕、种、防、收机械化作业,实现农机作业收入600多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8万多元。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重视教育培训。组织社员积极参加区农机服务中心举办的各类农机安全操作、农机驾驶技术培训班。通过学习,提高社员驾驶操作技能,实现快速安全发展;踊跃参加全区智能农机装备选型会、玉米机械化收获暨社会化服务演示会等现场会,为社员农机手与农机专家深入沟通交流提供平台,拓宽社员眼界视野,帮助社员克服“本领恐慌”,补齐“本领赤字”;树标杆走前列。采取“一独立六统一”的运作模式,率先为肃州区高原夏菜生产基地提供全程化农机作业服务,助力肃州农业名品“走出去”。“一独立”即实行单机独立核算,由机具所有人自负盈亏;“六统一”即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零配件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签订作业服务合同,发挥团队优势,既有联合,又有分散,促进全体社员共同发展;紧抓为民服务这条主线不放。合作社始终恪守“为民服务、促农增收”初心,以农机市场作业需求为导向,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努力实现需求供给“共赢”,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多年来,在广大农村,农民分散经营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李全发起成立合作社,将分散于农户手中的资金、土地等资源进行整合,壮大了农业生产力量,为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提升农机化水平找到了新路径。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