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首个农村生活污水湿地处理项目在敦煌建成
甘肃三农在线讯:6月10日,在敦煌市召开的中丹战略领域合作二期合作项目暨人工湿地技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由省耕地质量建设管理总站、敦煌市政府共同投资,敦煌市农技中心、阳关镇政府和北京森淼天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阳关镇龙勒村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景观化生态处理示范点建设项目,两年多来运行良好,经过第三方检测,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类排灌标准。该技术具有投资小,效果好,特别是后期管理成本特别少的优势。
水资源匮乏是敦煌生态问题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敦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和瓶颈。为切实保护提升耕地质量,防止农村污水污染耕地,2016年省耕管总站争取省财政新品种、新技术引进项目并由敦煌市政府配套投资,敦煌市农技中心、阳关镇政府和北京森淼天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在阳关镇龙勒村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景观化生态处理示范点建设项目,是敦煌市也是甘肃省首个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示范工程。
该项目采用丹麦功能型精准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结合阳关镇龙勒村水质、气候特点及新农村建设需求加以集成创新。利用已建成的污水收集管网,污水经由三级隔离池去除固体物质后,被定时泵入植物床并停留,通过功能型填料、微生物以及功能植物(芦苇)的协同作用和充分反应,高效降解、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污染物被去除。净化过的水经由植物床底部的出水收集系统进入液位调节井,然后实现循环利用。
该项目总投资30万元,设计年服务人口1600人以上,日处理污水50立方米,全年运行费用1000元左右。项目自2017建成运行一年多以来,运行效果良好。处理过的污水水样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类标准。不仅实现了污水零排放,避免了对周边耕地及下游自然湿地的潜在污染风险;达标的出水还被作为灌溉用水用于周边红柳林的浇灌,起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与传统污水处理方式相比,该项目具有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维护简单,冬季抗寒能力强,规模因需可大可小,可集中或单体处理等特点;具有生态化、景观化效果,湿地芦苇(植物床)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三农”工作提出的重点工作目标之一,该项目是的成功实施,将为敦煌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农村水环境建设和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先导经验。
编辑:庞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