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创新突破加快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
9月21日上午,甘肃省乡村产业发展推进会议在武威召开。会上,武威市委副书记曾国俊代表武威市围绕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作交流发言。
曾国俊介绍,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地、“凉州会盟”纪念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传统农业大市和西北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武威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长远大计,充分挖掘寒旱特色农业蕴含的绿色有机特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一条根植于农业、符合武威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
突出区域特色,优化产业布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挥南部山区“高原冷凉”优势、中部川区“绿洲水土”优势、北部沙区“沙漠光热”优势,打破县域行政界限,因地制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猪禽果菜菌草“8+ N ”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市“三大特色产业带”布局基本形成,八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2.3%,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政策扶持,壮大产业规模。围绕产业发展规划,用足用活全省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扶持政策,配套出台奶业、食用菌、粮改饲和秸秆综合利用、亿级以上产业园建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打出特色产业扶持政策“组合拳”,每年安排用于农业的奖励补贴资金达到5亿元以上。全市累计建成园艺作物标准园41个、畜禽规模养殖场1777个、日光温室22.5万亩、养殖暖棚4388万平方米。武威已成为全省乃至西北重要的优质瓜菜、肉类、食用菌生产基地,所辖三县一区均为全省肉羊产业大县,凉州区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肉牛产业大县、北方设施蔬菜供应基地。
突出科技赋能,提升产业质效。始终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聚焦短板、集中力量、重点攻坚,着力提高现代化种养水平。抓良种繁育。武威市建立了古浪羊如祥、民勤纯种湖羊等种畜繁育基地及凉州甜美蔬菜种苗、民勤人参果脱毒育苗、天祝藜麦研究院等种苗研发基地,全市牛、羊、猪、鸡良种化率均达到93%以上,工厂化优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居全省前列。抓良技建设。武威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26.4万亩,年推广农艺节水技术250万亩、旱作农业技术45万亩以上,农业单方水效益提高到26.7元。抓良机推广。全市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16.6万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4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80.8%。抓科技服务。建立各类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42个,打造农业科技示范点46个,年培训农牧民60万人次。特别是引进实施的古浪县中化集团现代农业 MAP 技术服务中心项目,线下线上相互配合服务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全方位提升农业种养水平。
突出主体培育,延长产业链条。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着力强化龙头带动,培育了伊利乳业、达利食品、牧原生猪、红太阳面业等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94家。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启动建设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奶产业链,伊利乳业被列为全省第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武威现代生态奶业产业园、凉州区生猪产业园分别获批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民勤县、古浪县入选“甘味”肉羊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业企业与村集体、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推广“订单收购+分红”等利益联结模式,组建农民合作社6994家,发展家庭农场6563家,把利益分配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编辑:庄继龙
审核: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