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三农资讯

甘肃:持续推进农膜回收利用 助力陇原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23日 中国农网 鲁明

2022年,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机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创新工作举措,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持续推进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取得实效。全省各类作物覆膜面积2794.09万亩,农膜用量约21.74万吨,回收废旧农膜18.41万吨,其中地膜14.49万吨,棚膜3.92万吨,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4.68%,同比增长1.3%。

在依法推进废旧农膜回收治理中彰显责任担当

2022年,为持续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法制化管理进程,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土壤污染防治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责任落实,专门印发了《2022年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工作要点》,从地膜使用源头防控、农膜残留过程控制、废旧农膜末端处理各环节科学谋划全省废旧农膜残留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同时,深化与市场监管、工业信息、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持续加强农膜市场监管,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不达标农膜的违法行为。据统计,2022年全省共开展各类农膜市场监管执法活动847次。

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唐继荣介绍,下一步,甘肃将继续积极推动农膜“依法治理”,坚持把有关法律法规作为防治废旧农膜残留污染的有力武器,压实地方政府农膜回收利用主体责任,推动形成“法治农膜”工作新格局。

抓好项目落实,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

2022年,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继续组织实施省级财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全省77个重点覆膜县区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网点进行扶持,进一步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巩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市场。统计显示,甘肃省目前共有121家正常运行的农膜回收利用企业,重点覆膜县区每县至少拥有一家地膜加工利用企业;有1387个专业化回收网点,覆膜面积较大的乡镇基本建有回收网点,部分县区还实现了村级堆储点全覆盖。二是有力有序扎实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

2022年,农业农村部安排甘肃900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约束性任务,共落实中央财政扶持资金2.7亿元。为确保以严的标准、实的程序推动工作有序开展,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广泛征集意见、充分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了“县区申报,市级把关,省级审核”的试点组织方式和“优先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优先考虑黄河流域面源污染治理需要、优先发展旱作农业”的试点实施原则,组织53个县区以玉米和马铃薯为重点作物,将年度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任务分解到县、到乡、到村、到户、到地块、到作物,鼓励试点地区提前招标、企业提前铺货,加快项目执行效率,并将中央下达资金全部转移支付到县,集中力量攻坚试点建设。截至11月底,甘肃已完成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面积243万亩,有42个县区已完成加厚高强度地膜招标采购,预计2023年春播结束后900万亩推广任务将全部完成。甘肃坚持强化绩效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按照项目管理要求,持续加强2021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绩效管理,在绩效自评的基础上,委托第三方公司对该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经综合评定,绩效评价结果等级为“优秀”。

积极探索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长效机制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

为进一步找准差距,攻坚克难,迎接新的挑战,2022年,甘肃对多年来努力探索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模式进行了全面梳理、系统总结,编撰出版了《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纪实》一书,详细记录了地膜对甘肃粮食增产增收作出的贡献及甘肃人一代一代勠力奋斗将白色污染变成绿色大地的工作经验;组织拍摄制作了《甘肃省农膜残留污染防治工作纪实》专题片,将甘肃防治废旧农膜残留污染、保障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搬上了荧幕;提炼形成的金川区“节水环保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永昌县“地膜有效回收与多元化利用模式”、甘肃酒泉“以旧换新”地膜回收、甘肃民勤废旧地膜多元化利用等10多种技术模式和典型案例,被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纳入重点推广模式。2022年12月12日,在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举办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体系省级管理干部能力建设培训班上,甘肃围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做了“坚持守正创新 构建‘五位’工作新格局”的典型发言。

2022年,甘肃持续推进废旧农膜回收的一大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复制中形成了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张掖市各县区在规模化种植户中探索建立了地膜回收保障金制度,将回收废旧农膜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土地流转合同,每亩收取30-50元的回收保证金,确保废旧地膜能够及时清理回收;金昌市充分发挥农田保洁员作用,全市聘用保洁员264名,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嘉峪关市与各村委会签订废旧农膜回收协议,村委会负责督促农户及时开展农田地膜回收,对达到回收整治标准的村委会,按照覆膜面积每亩给予1元整治奖励资金,极大地调动了村委会、农户、合作社开展农膜回收的积极性。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围绕传统地膜减量、替代、高效回收等关键技术进行持续攻关,着力破解农膜使用强度过高、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困难等“卡脖子”难题,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加强。

地膜机械化回收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成果。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联合甘肃农业大学开展的“甘肃典型种植区系列残膜回收机研发与应用”获得2021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2年全省共推广废旧地膜机械回收面积96万亩。

地膜减量替代技术取得长足进展。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地膜科学合理使用区划研究初步完成,目前已进入田间验证阶段,将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地膜科学合理使用提供指导。全生物降解地膜适用区域及作物基本摸清,部分县区推广取得良好效果。

甘肃探索出了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新途径。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开展的废旧聚乙烯基农用覆盖地膜高值化利用研究成果初现,已申报发明专利一项,同时与甘肃路桥建设集团科技养护公司合作进行系统化试验研究并在榆中县铺设一段200米废旧农膜改性沥青实验路面(标段S309K27+800),编制的《废旧聚乙烯基塑料薄膜回收再加工技术规范》已进入送审阶段。

全省废旧农膜残留污染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典型带动效果逐步显现。2022年,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继续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多所研究院校有关团队合作,在金川区打造全省废旧农膜残留污染防治新高地,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工作新模式,推动提升全省废旧农膜残留污染防治工作水平。

强化宣传引导,打开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全民共治新局面

广大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参与者,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坚持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作为农民群众的身边事来抓,积极倾听社会关切、群众诉求,通过甘肃省广电总台“阳光在线”直播、甘肃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媒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问题。突出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膜回收主力军的重要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新型网络传媒,结合发放资料、流动宣传、专项整治、征文、摄影、微视频大赛等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宣传。敦煌市别出心裁地开展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知识有奖问答、废旧农膜捡拾比赛、编创歌曲《我们捡拾废膜》等,让农民群众更直观更深刻地认识到地膜残留的危害性、地膜回收的必要性和废旧地膜作为可再生资源的回收价值,增强了农膜生产者、使用者、回收者、监管者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做好地膜残留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强大动能。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