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发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甘肃三农在线讯:4月20日,《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为新一年甘肃“三农”工作指明方向。
此次《意见》对标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着力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持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打下坚实基础。
《意见》共9个方面,38项重点工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干货”满满。突出年度性目标、针对性举措和实效性导向,部署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包括: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突出年度性目标、针对性举措和实效性导向,对我省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部署。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意见》要求,要抓紧抓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快马铃薯、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发展,加快推进河西地区粮食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有序增加大豆播种面积,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定油菜籽、胡麻、油橄榄等种植面积等;因地制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开发更多绿色有机生态林下产品,今年产值达到65亿元以上,3年内达到100亿元以上。落实生猪稳保供责任,能繁母猪稳定在65万头左右,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守住全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良田好土优先保粮食。
今年建成高标准农田359万亩,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白龙江引水、引大入秦延伸增效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构建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相适应的水网体系;不断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旱涝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农业生产防灾救灾保障。
加强农业科技和农机装备支撑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对此,《意见》提出,以实施强科技行动为牵引,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和研发强度。加强科技供给侧和农业需求侧对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提高科技支撑力和贡献率。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现代装备升级改造,研发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特色产业机械和智能农机装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低碳乡村,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省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实行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精细化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意见》提出,要稳定落实帮扶政策,加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摆布工作力量和资金资源,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集中力量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采取定额补助等方式对帮扶县分档予以倾斜支持,推动落实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促进重点帮扶县加快巩固成果、增强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百村振兴计划”,巩固提升已有18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继续举办好“津陇共振兴”、“鲁企走进甘肃”投资洽谈活动,聚焦产业合作,积极主动招商引资,每个脱贫县至少引进5家左右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
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农村工作会议在建设农业强省的总体要求中强调,着力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强调,要挖掘“土”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坚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资源开发方式,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游则游,挖掘新内涵、开发新产品;加快建设3个百万头肉牛产业带,建设河西走廊、中部沿黄、陇东南3个千万只肉羊产业带,建设河西走廊50万头奶牛产业带。建成6万亩戈壁生态农业,在新的维度上推进养殖业规模化生产;聚焦“产”效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今年创建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未来3至5年基本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园县级全覆盖,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建设提升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牛羊菜果薯药等产业初级市场。加快建设以兰州为中心、河西为主轴、陇东南为支撑的农产品仓储和冷链物流体系。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让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惠及农民。聚焦劳务输转和产业需求,采取依托企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制培训等方式,培养造就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工;促进农业经营增效,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逐步成长为种养大户、发展为家庭农场,切实增强生产经营水平和服务带动农户能力,让小农户和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聚焦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探索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放活使用权等创新机制,盘活用好闲置资源,让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强化政策扶持促进增收,充分考虑产业发展、企业引进、集体经济培育、土地流转中农民的诉求和需要,让农民真正得实惠、能增收、有发展。
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强化村庄规划建设,坚持在县域内一体谋划村庄布局,区分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等3类村庄,持续推进“多规合一”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今年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应编尽编。加快推进全省乡村建设8大行动和7大工程,全面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工程,今年完成4万户15.23万人搬迁任务。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今年建成农村卫生户厕20万座。新建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00座、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00公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快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广日间照料、互助养老、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大力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村霸”和党员信教等“四抓两整治”重点措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
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依法依规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开发更多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用好乡村振兴基金,持续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不断拓宽“三农”融资渠道。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