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三农资讯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专家赴陇东南开展春管培训指导田间管理掠影

2025年03月16日 甘肃三农在线 马仲红

3bc23403f059f700bbd844692e773ae.jpg

眼下,正值冬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期,为全面掌握甘肃陇东南地区冬小麦春季生长动态,科学指导田间管理,3月13日至16日,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站长、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礼军,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鲁清林,以及团队成员张文涛、马仲红等一行5人,先后赴陇东南6县(区)开展冬小麦春季苗情调查与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工作。

a78cf3f653f17da299d234797d94b93.jpg

今年,陇东南地区秋冬季雨雪充沛、温度适宜,墒情良好,从目前大田苗情来看,全域小麦苗情整体长势明显优于上年,为2025年“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a61cd14bc6bb9167968a20e564f8976.jpg

3月14日,专家团首先在甘肃省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天水市清水县松树镇,天水综合试验站示范县麦积区甘泉镇云雾村成功举办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培训班。

c6e9da38bf6d9b37663f2b4d0d27e8a.jpg

在培训期间,科技人员依托课堂理论讲解与田间实操模式,凭借多年科研与实践经验,结合做好小麦苗控旺促弱春季管理,提升农户小麦种植管理水平目的,围绕本地气候土壤特点,到田间地头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当前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不同阶段小麦形态特征,让学员学会了精准识别小麦返青、起身、拔节关键期正确方法。同时详细剖析春季小麦需肥规律,依据田块肥力状况给出个性化追肥建议,强调氮肥后移技术对提升小麦品质与产量的重要性,确保肥料利用高效化。

62725fe76231886f4ef56f1643a8208.jpg

针对春季易发病虫害,如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等问题,团队的专家们根据当前小麦苗情特点,展示了病虫害识别要点,详细讲解了春季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并现场和大家进行互动,详细解答农户提出的从早春冻害补救措施到杂草防除药剂选择等问题。强调要根据不同地块小麦的生长状况,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抓住春季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促进弱苗转壮,特别强调近期需密切关注‘倒春寒’预警,全力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此次培训吸引了周边乡镇50余名种植农户、农业合作社成员及基层农技人员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群众反响良好。

d64b0599e4b8c32299de76fb42e43ac.jpg

随后,技术团队先后来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示范县和国家科技特派团对接县礼县宽川镇、麦积区甘泉镇、秦州区平南镇,平凉市灵台县什字镇、邵寨镇、西屯镇,庆阳市庆城县驿马镇等小麦种植区,通过实地查看苗情、组织田间培训等方式,对陇东南地区冬小麦的群体密度、个体发育及土壤墒情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现场答疑解惑群众生产管理技术。同时,还给各县域同步发放《冬小麦全生育期丰产栽培挂图》,让农户随时能对照苗期找准对策,为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良方。

7554983d024fe82cfa4ccd7e201e827.jpg

在礼县远景合作社的麦田里,大家看到合作社麦田苗齐苗壮,为区域粮食增产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样板"。农民技术员赛新兵详细介绍了2024年1680m高海拔山旱地“一根针”变“高产田”的种植情况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成功经验,并现场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重点突出了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重要性。

c100d8e4729bb7565a09cbd1e40a4a3.jpg

科技工作者积极发挥科技指导作用,密切关注小麦生长动态,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跟踪服务,是实现小麦稳产高产的基础。在灵台县,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于建平谈到“做好一碗面,做强产业链”生产管理思路,向专家们介绍了灵台县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第三方服务”模式,推动智慧农业落地,发挥科技效益的成熟经验。同时大家还共同探讨了小麦种植效益,需重点优化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并引入社会资本降低运营成本,智慧种田,才能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3764d051145bc669be4ad5d00b186e6.jpg

几天来,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情况,专家团队张礼军研究员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此次冬小麦春季苗情调查与技术服务工作情况,找到存在的问题,对标解决的方案,持续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力争在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与精细化管理的协同推动下,实现陇东南地区小麦生产单产与总产的双重提升,为全省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编辑:王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