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穗压枝待采收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助力榆中玉米单产跃升
金秋九月的榆中大地,秋风掠过田野,掀起层层金黄的波浪。在高崖镇千亩玉米示范田里,饱满的玉米棒压弯了秸秆,剥开苞叶,金黄的籽粒如珍珠般紧密排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田间地头,农机手调试着收割设备,农技人员俯身查看籽粒饱满度,农户们细数着玉米棒上的籽粒行数,一派忙碌又喜悦的景象。
今年以来,榆中县以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为抓手,在高崖镇、龙泉乡、清水驿乡等多个乡镇打造集中连片示范区,建立10个千亩方、2个万亩片,辐射带动玉米种植面积超10万亩,目标实现亩产较当地平均水平提升10%以上。
“良种配良法,才能多打粮。”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梁宗江拨开一株玉米的叶片,指着粗壮的玉米棒介绍,今年示范区全部选用金穗1915、先玉335等耐密抗旱、抗逆性强的主导品种,从源头筑牢高产基础。
“从选种到管理,技术员全程跟着,心里有底!”高崖镇种植户指着自家玉米田介绍。为让技术落地见效,榆中县组建专家指导组,建立“专家+基层农技人员”服务模式,手把手指导农户落实各项关键技术。其中,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此次玉米增产的重要“法宝”。该技术是甘肃农技部门经过多年研究与推广的新型抗旱耕作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于一体,能有效实现保墒蓄墒、雨水就地入渗、雨水富集叠加、保水保肥、提升地表温度、提高肥水利用率的综合效果。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覆盖方式上,由半膜覆盖升级为全膜覆盖;二是种植方式上,由平铺穴播调整为沟垄种植;三是覆盖时间上,由播种时覆膜提前至秋覆膜或春季土壤解冻时覆膜。此外,该技术还能有效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减轻土壤盐碱危害,为玉米生长营造良好环境。
在高崖镇8个村的3000亩示范区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应用让旱地也能保墒增产,农技人员手把手指导农户铺设加厚地膜,讲解减穴增株的关键技巧,每亩地通过合理密植多收百余斤籽粒。甘草店镇蔡家沟村的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里,缓施氮肥一次基施、秸秆还田等技术的应用,让玉米收获期推迟近20天,有效增加了籽粒饱满度,进一步保障了玉米产量与品质。
“我们不仅要让玉米产量提上去,更要让农民钱包鼓起来。”梁宗江表示,随着收获全面展开,技术团队将持续做好机械调度、损失管控等指导服务,确保颗粒归仓。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