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0年全省秋冬种工作的安排意见
当前,全省秋冬种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抓好秋冬种生产,事关全年,是确保明年夏粮丰收的关键,也是保证全年粮食丰收的基础。目前,全省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各地普遍降水充足,土壤墒情较好,种子、农膜、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货源充足。各地要早谋划、早动员、早安排,把秋冬种工作作为当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确保秋冬种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安排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今年全省秋冬种工作的总体要求:坚决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狠抓粮食和油料、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科学谋划结构布局,突出产业提质增效。以稳定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结构布局为目标,组装配套先进实用技术和农机具,抓好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加大防灾减灾力度,确保秋冬季农业生产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二、主要任务
今年全省秋冬种工作的主要任务:种植冬小麦802万亩,冬油菜160万亩。完成秋播药剂拌种750万亩,确保秋覆膜面积达到800万亩。
三、重点工作
(一)科学规划布局。各市州要立足自身实际,按照优势作物向优势产区集中的原则,抓好秋冬种作物区域布局,着力谋划和打造冬小麦优势产区和重点产业带。天水、陇南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和易发区要立足小麦条锈病多发重发的实际,加大抗锈、耐锈品种的推广应用力度;陇东和中部地区要重点推广抗旱、抗寒、丰产、抗病性好的优质专用冬小麦品种(各地品种布局见附件3)。各地品种布局方案或意见形成后,及早向农民发布,并做好宣传培训和相关种子调运储备,指导农民做好秋冬种工作。平凉、庆阳、陇南和天水、临夏、白银、定西等市州要进一步加大双低冬油菜种植,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努力扩大秋冬季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确保冬春季市场供应。
(二)确保面积落实。各市州要在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上优先发展冬小麦和冬播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确保完成省上下达的年度目标,尤其是冬小麦种植面积要保持只增不减(各地冬小麦播种面积计划详见附件1)。2020-2021年全省继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1500万亩,旱作农业区要提前预留2021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的地块,及早安排部署,全力抓好800万亩秋覆膜任务落实。32个重点县区要充分依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项目,将1220万亩旱作农业任务及时落实到田到户。其余19个县区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确保覆膜任务落实。各地要抢抓秋季降水较多的有利时机,及时组织开展秋季覆膜。
(三)强化指导服务。冬小麦主产区要全面普及推广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技术,确保全年750万亩冬小麦实现药剂拌种全覆盖,杜绝白籽下种。要提早制定小麦条锈病防治预案,加强秋苗期监测和综合防控,有效减轻秋苗发病程度。大力推广测土配方为主的科学施肥技术,做到测土到田、配方到厂、供肥到点、指导到户;大力推进精准施药,加快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积极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培育一批具备开展代耕代种代管服务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各地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广泛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手册、微信、12316服务热线、手机APP等多种渠道开展线上指导和技术咨询。
(四)集成关键技术。各地要围绕培育冬前壮苗、主攻单产,因地制宜确定主推技术,加快先进实用重大技术的集成推广。一是深耕纳雨蓄墒。利用秋冬种的间隔期,及时深耕灭茬和秸秆还田,深耕深度一般25厘米左右。二是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防止冬小麦播量过多,造成冬前群体大、个体弱的问题。三是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全力推广测土配方为主的科学施肥技术,确保秋季完成180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任务。要施足底肥,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高温堆肥等方式,努力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四是适期播种。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确定最佳播期,杜绝早播冬前形成旺苗和迟播冬前形成弱苗现象的发生,为冬前培育壮苗打下良好基础。
(五)提前谋划抓点示范。各地农技(种子)推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技术集成及试验示范推广,突出优势作物、服务主导产业,把抓点示范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点工作来抓。要立足生产实际,围绕冬小麦、冬油菜等主要作物,以区位优势、特色优势为突破口,多措并举,狠抓示范推广工作。通过引进示范国内外高产优质专用新品种、集成应用良种、深松耕、起垄覆膜、绿色防控、机械收获等技术,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连片种植基地,进行集约化、设施化、信息化生产。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农业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将示范基地真正打造成“现代农业的样板田、成果转化的展示田、技术研发的试验田、人才培养的实践田、模式创新的探索田”。
(六)继续开展撂荒地整治。各地要从稳定粮食生产大局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角度出发,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进一步盘活利用好耕地资源,确保本地区的基本农田不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减少。要紧盯年度任务目标,细化实化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工作,把撂荒地复耕复垦作为今年拓展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新空间,优先安排种植粮食作物。要通过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大土地流转、扶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执行力度,综合施策,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撂荒永久基本农田整治。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兰州新区、景泰县、榆中县和安定区的成功经验,把撂荒地复耕复垦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起来,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与引进龙头企业建基地结合起来,与马铃薯等高效作物种植结合起来,扎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七)统筹抓好秋粮管理与收获。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结合降雨情况、地力状况分区域、分类型制定科学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并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重点区域蹲点包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现场观摩与培训指导,促进秋粮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各地要继续加强秋粮中后期田间管理,各地要持续做好马铃薯晚疫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和统防统治,做到虫口夺粮,确保颗粒归仓。各要树牢防大灾、抗大灾思想,加强部门会商,强化重大气象变化分析研判和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完善应急预案,做实“防灾”基础。切实发挥好农业保险作用。一旦发生灾情,要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制定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技术方案,做好灾后保险定损理赔,尽量减轻受灾损失,做全“减灾”措施。
(2020年8月7日)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