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多措并举全力抗旱保增收
进入7月以来,安定区降水量较往年同期明显偏少。同时,由于连续高温少雨,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导致部分农田出现不同程度干旱。为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安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判,及时安排部署,积极落实抗旱措施,确保减产不减收。
据了解,截止目前,全区累计降水量201.6mm,其中6月至8月上旬累计降水量121.1mm,与历年相比偏少14%,加之七月份持续高温,导致土壤失墒严重。截止8月11日,全区18个乡镇225个村13万多人受灾,各乡镇统计上报农作物受灾面积66.5万亩、成灾面积49.6万亩、绝收面积4.6万亩,由于农村饮水水源全部置换为引洮工程供水,目前人畜饮水没有发生困难。
旱情发生后,安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减灾工作,及时组织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对当前旱情形势进行分析研判,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抗旱减灾,尽可能降低旱情损失。一方面加强对乡镇干部、基层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科技抗旱知识宣传培训,组织群众进行抗旱自救。按照能灌尽灌的要求,动员广大群众发挥引水上山工程效益、利用集雨节灌工程进行补灌点灌增强抗旱和保水能力。对于玉米受灾严重的地块,经保险公司勘察定损后,及时引导农户进行青贮,确保能保尽保、能收尽收,最大限度降低旱情损失。及时组织包乡农技人员深入村社及田间地头,扎实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通过抓好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控、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增施抗旱保水剂等田间管理措施增强植株抗旱能力,对于绝收地块择机补种饲草、绿肥作物或深耕晒垡,增强土壤蓄水能力,为秋季覆膜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与气象部门紧密衔接,积极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加强灾害预警调度,若有降水条件,抢抓时机开展增雨作业。充分挖掘现有水源潜力,按照“严管用水、调整需水、高效节水”的措施,加大水利抗旱力度。有条件的地块,动员农户尽可能扩大灌溉面积。山区有淤地坝、山泉、小塘坝、节灌窖等蓄水设施的地方,进行补浇补灌,能灌尽灌,尽可能降低旱灾造成的损失。同时,加强对接,积极组织受灾群众向福州、青岛等结对帮扶城市进行劳务输转,切实增加农户的工资性收入;认真落实农业保险各项政策,对发生风险造成损失的及时理赔止损。据了解,今年完成马铃薯保险65.76万亩、玉米保险39.03万亩、“一县一品”饲草燕麦4.37万亩,旱灾发生后,积极衔接督促保险公司多次进行现场勘查,为后续理赔提供可靠依据。
“我今年种了500多亩洋芋,有三分之一长势还可以,剩下的三分之二晒得不成了,基本上减产了百分之五六十。”定西双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军说:“长势好的马铃薯采用了立式深旋耕机,再加上垄上覆膜、配方肥、农家肥,抗旱效果比较好!”
在鲁家沟镇太平村,由定西聚鑫牧草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的定西马铃薯标准化基地按照“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探索推广具有安定特色的“轮作倒茬+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脱毒良种+拌种包衣+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的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模式,在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推广生物农药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有效应对了旱情的考验。
“我今年流转了1100亩土地,全部种的洋芋。”定西聚鑫牧草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聚东说:“今年采用了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加上膜下滴灌技术,虽然遇到了旱情,但是也能稳产、高产,亩产预计可达到6000斤以上,是正儿八经的稳产高产田。”
来源:安定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