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 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以来,庆阳市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揽,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为抓手,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大力发展“羊牛猪鸡果草菜药”八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集群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一、建基地 扩规模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坚持“全市一盘棋、一县一特色”,持续优化“四区四带”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加快集聚,实现产业形态由“小特色”向“大产业”升级、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向集群发展转型、发展方式由数量增长向质效提升转变。加快种养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现代农业和标准化种养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市新建万亩、万头(只)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18处,建办现代农业示范点186个,累计建成国家级出口苹果及质量安全示范区15万亩、存栏万只以上规模羊场28处、存栏万头以上生猪育肥场10个、存栏千头以上规模牛场24个、存栏10万只以上肉鸡养殖场23个。推进产业规模扩张。坚持龙头带动、项目扶持、典型示范相结合,规模场户与专业乡村相结合,重点县与辐射区相结合,立体式推动产业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肉牛、肉羊、生猪、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50万头、386.9万只、110.2万头、3311万羽,分别同比增长12.7%、31.5%、31.8%和57.8%;更新栽植苹果6.52万亩、造郁闭低效苹果园6.22万亩,一年生牧草、瓜菜、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10.18万亩、111万亩和45.85万亩,均比上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加快产业大县建设。立足已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持续扩大县域特色产业规模。环县成为百万只肉羊产业大县,宁县建成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镇原建成西北最大的白羽肉鸡产业基地,建成西峰、镇原、宁县3个存栏10万头以上的生猪产业大县(区)。初步形成了宁县庆城苹果、环县肉羊、镇原肉鸡、西峰生猪、正宁肉牛、华池中药材、合水奶山羊等特色鲜明的“一县一业”产业格局。9月份,省委、省政府在庆阳市召开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推广了正宁肉牛、宁县苹果、镇原肉鸡产业发展典型经验。
二、强引擎 建平台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
坚持延链强链优链,围绕产业链强项短板,突出招商引企、产业园建设、品牌培育等关键环节,培育产业发展引擎,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龙头企业引培。开展产业链招商,签约落地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全市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28家,累计达到350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1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6%。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搭建融合发展平台,加快培育产业聚群。“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促进要素聚集、保障集合,带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经过积极申报和努力创建,环县被列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成功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宁县苹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验收,环县肉羊、镇原肉鸡、西峰生猪、正宁肉牛等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年度创建任务,环县甘味肉羊产业集群及宁县、正宁、镇原等肉牛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全市申报入选第二批“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企业品牌8个,累计分别达到6个和21个。新认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累计达到7个。环县羊羔肉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国家队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庆阳苹果、庆阳早胜牛等特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抓人才 强科技 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坚持把人才培育和科技创新作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引强人、增能人、育新人,建立农业科研攻关和创新服务团队,着力提升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能力,服务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开发。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创新平台、一个技术团队、一套培训机制”思路,成立庆阳苹果、肉羊、肉牛产业体系技术创新团队,组建国际队、国家队、地方队3支队伍,引进国际产业体系专家12人、国家产业体系专家99人,抽调市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728人驻村驻场指导,开展技术服务。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百千万”工程,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合作社理事长1000人、乡村振兴管理人才100名,引进紧缺急需人才486名,开展实用技术普及培训13万人。实施大学生创业计划,吸引500名大学生回乡当羊倌,3000多名大学生从事特色产业经营,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种质资源利用。坚持保种、育种、制种齐抓,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舍饲专门化肉羊新品种(品系)选育,抓实早胜牛、陇东黑山羊、环县滩羊、庆阳黄花菜、庆阳小杂粮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全市共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3320份,建设畜禽良种保种场9个,建成优质脱毒苗木繁育基地3000亩,在肉羊杂交育种、肉鸡智能孵化、苹果矮化自根砧脱毒苗木繁育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推广了“五全五化”肉羊养殖模式、“三高五化”苹果生产模式、“四化四链”肉鸡生产模式和“三定六统一”生猪生产模式,集成推广了全程机械化作业、配方施肥、苹果立体格架和防雹除霜、肉羊肉牛自动化饲喂、配方饲草料等一批先进生产技术,产业质效得到明显提升。
四、建机制 强保障 推动倍增任务落实
坚持政策向产业集成、要素向产业集聚、服务向产业集合,确保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任务落实。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套考核体系的“五个一”推进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总负责的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工作专班,围绕主导产业组建八个专责组,一体化推动产业发展。强化政策指导。编制了三年倍增行动总体实施方案、八大主导产业及区域性特色产业实施方案、“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及产业集群培育方案,制定了以市场化机制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施方案,健全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明确发力方向和重点。强化资金投入。将有效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50%以上用于扶持产业,协调金融机构提供“新农直通贷”、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在全省率先推出“活体畜禽抵押贷款”新产品,运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全市发放特色产业贷款50.77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39亿元。优化营商环境。整理7类61项优惠政策,编印了《支持农业企业发展政策摘编》,指导企业学习、争取支持。申报认定省级龙头企业6家、申报奖补项目15个,推荐融资需求企业204家,协调落实特色产业贷款6.49亿元,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出“不来即享”“要件承诺”“容缺受理”“限时办结”等措施,吸引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强化风险防范。全面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实施农业保险品种26个,签单保费1.84亿元,完成种植业保险187.3万亩、养殖业保险247.8万头(只箱),累计赔付到户2.28亿元,受益农户16.1万户次,产业发展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加强动植物疫病监测防控,推行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范了重大动植物疫病的发生。全年预计今年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278亿元,同比增长30.3%;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0元,较2020年增长22.1%。
编辑:李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