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翻金的带头人——记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
共产党员胡中山,在过去的19年里,走了两条路——
一条是移民搬迁,为老百姓找出路;一条是“沙漠里翻金子”,带老百姓走上脱贫致富路。
“有了出路,千万巨债也是羊身上的一根毛”
胡中山出生在古浪县原井泉乡夹山岭村,这里“山像和尚头,有沟无水流,滴水贵如油,春播秋无收。”一方土地难养一方人,9岁的时候,他才穿上一条白布染的裤子。
“移民搬迁找出路,告别穷日子。”1996年,胡中山当选为原井泉乡夹山岭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乡亲,卖掉全部家当,全村集资到黄花滩开荒移民。
搬下来还要稳得住。黄花滩黄沙遍地,老百姓没产业,怎么拔掉“穷根子”?
在戈壁滩上吃了一嘴黄沙,回到村委会,胡中山拍着桌子说:“种地只能糊口,养殖业利润大,咱们就搞养殖,建羊棚。”
搞养殖,资金怎么来?刚从山上搬下来的村民,手里就捏着几百块钱,根本没有多余的钱。适逢国家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胡中山抢抓政策机遇,采取大户担保、多户联保等方式,为困难群众联系贷款2000多万元,协调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还为贫困户赊购200多万元的红砖、水泥、钢材,解决他们的建棚困难。羊羔都没影,胡中山就背了千万巨债,他说:“有了出路,千万巨债也就是羊身上的一根毛。”
资金有了,胡中山动员村民们搭羊圈,搞人畜分离模式。“养了一辈子羊,羊圈就在院子里,没见过这么养羊的。”“单独建羊圈,就是糟蹋钱。”穷怕了的老百姓并不理解胡中山的做法。胡中山就“以身说法”,挨家挨户讲政策、讲产业、讲前景,终于说通村民。那时候,家家户户建羊圈,女人、孩子都成了泥瓦匠。
戈壁滩上,一座座羊圈拔地而起,高峰时黄花滩村的羊存栏量高达12万只,2018年全村总收入达到2000多万。
今年年初,胡中山回了趟黄花滩村,村里停满小车。在村口,他遇上了熟人。
“今年养了多少只羊?赚了多少钱?”“没情况,养了800只羊,才赚了30万。”
说到这里,胡中山哈哈大笑:“刚搬到黄花滩村,有些村民连10块钱的电费都要跟人借,现在一年挣30万都嫌少,还说没情况!”
2013年,古浪县成立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合作社,发展戈壁农业,胡中山担任合作社党委书记,他的“主战场”转向了五道沟。
“沙漠里翻金子,让老百姓脱贫致富有了主导产业”
五道沟在哪里?距离黄花滩村不到10公里,全是沙漠。
五道沟苦不苦?风沙刮人脸,锅盖掀不起,公路不通,水电紧缺。
来五道沟待了1个月,胡中山干得头皮发麻,起了退缩之意。“这里到处是沙子,钢架都立不起来,啥也建不了。”请来的专家直摇头,说这里根本不适合发展农业。
没办法?不对,办法总是人想的。胡中山不信这个邪:找!
刚开始,胡中山和村民们用沙袋固定温室钢架,结果沙袋被太阳晒烂,搭好的钢架立马倒塌。“沙子软,那就用草固定。”村民们集思广益,沙地上铺一层草,再往上面铺一层沙,总算把钢架搭起来,可这样成本又太大。
胡中山在沙丘上蹲了一整天,想了一整天。“沙漠里不见得都是沙。”
施工队开来挖掘机,将沙子翻了个底朝天,果然,浮沙下面挖出了土。沙子和土掺拌回填,再铺一层土,温室钢架稳稳地立了起来。
立起来的不仅仅是钢架,还有老百姓发展戈壁农业的信心。
如今,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万亩戈壁上,建起了6568座温室大棚,2018年棚均收入1万多元。
农产品受市场影响大,如何避免“菜贱伤农”?那就提质增效,从跟着市场走,转向发展高端市场,也就是订单农业,走品牌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品牌化种植的路子。
现在,五道沟千亩日光温室产业园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入股”的运行模式,合作社统一经营40%日光温室,前3年每年向农户分红3200元,后5年每年分红5000元。同时,公司吸收周边产业工人,工资性收入一年可达2万元。农户自行种植的60%日光温室,公司与合作社在种苗培育、定植管理、技术培训、销售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推进产业园区蔬菜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发展。
今年4月,通过多次商谈,他们与几家大型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仅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就预订了400座棚,从育苗到定植再到销售,他们全部包揽。
来自土门镇新胜村的李志虎,看上五道沟温室大棚的规模,去年承包了36座温室大棚,纯收入达70多万元。他说,“沙漠里翻金子,让老百姓脱贫致富有了主导产业。”
当年的第一座日光温室就在五道沟沟口。现在,周围连片的日光温室绵延数公里,直到六道沟。
胡中山常说:“组织给了我很多荣誉,最让我骄傲的是,让乡亲们有了脱贫致富的产业,我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身份。”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