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三种农民”兴乡村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农耕历史悠久,农耕文明绵长。历史的年轮在通渭留下一个深深的农业文明刻度,几代农民在土地上生生不息,共同守望着家园,绘就一幅精美的乡村振兴工笔画,让通渭的“三农”事业“风景这边独好”。
“传统农民”赓续农耕文明
麦收过后,通渭县襄南镇令家山村农民令奋高又投身到一片金黄的胡麻地里。
65岁的令奋高是远近有名的庄稼把式,他从10岁开始跟着爷爷种植庄稼,从未离开过生养自己土地。他是村里种植庄稼最多、门类最全的人。他和老伴儿种着4亩小麦、1亩胡麻、2亩马铃薯、5亩玉米、4亩苹果、2亩金银花,还养着2头牛、1头猪、10只鸡。
“平常家里吃的都地里种,苹果、金银花和牛还能卖钱。”令奋高对自己土地上的产出很满意,最让他自己拥有“安全感”的事情是,他家的余粮可以吃3年。土地上的生产所得让令奋高和老伴儿供养年迈的母亲,养活子孙。
能种尽种,能养则养,这是他对土地的忠贞和对自己的鞭策。
和襄南镇毗邻的李店乡,70岁的农民党员祁晚过近几年在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同时,还响应政府号召,养着六头基础母牛,种植了8亩金银花。
祁晚过家里有5口人,都在土地上劳作。放暑假时,他也要带孙子着下地干活。今年,孙子考上了南开大学,“学费早已备齐,是卖金银花的钱。”祁晚过高兴地说,土地不仅能种出庄稼,还能长出大学生。
种养结合,耕读传家,这是镌刻在他骨子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追求。
在通渭,有很多像令奋高和祁晚过一样的庄稼人。他们生活在二十四节气里,自给自足,安恬自然,坚守传统农耕文明,守护家园,生生不息,让乡村始终充满“人间烟火气”。
“回乡农民”投身产业化进程
一进入夏天,通渭县陇川镇张沟村永华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永华就格外忙碌——他栽植的500亩花椒进入盛果期,要组织务工人员采摘花椒,联系外地客商收购。
2017年,一直在内蒙古当“包工头”的张永华回到家乡,流转撂荒土地,种上花椒,唤醒“沉睡”土地。“家乡的土地养活了我们祖祖辈辈好几代人,是农民的命根,到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撂荒了实在太可惜。”他说,要守住农民的命根,留住农村的命脉。
今年,45岁的张永华又承包了1600多亩撂荒地,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吸纳村民入社入股,规模化、市场化种植加工中药材。新的经营模式盘活了土地,让沉寂的村庄再次热闹起来,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也不再闲置,在张永华的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有50多人,既有务工收入,又有股金分红。
在通渭,像张永华一样返乡再创业的农民不在少数,他们用机械化作业的方式,大面积耕种土地,追求土地效益最大化,使得农业产业化,让农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焕发新生机。
“新农人”促乡村深度融入新时代
凌晨两点,通渭县寺子川乡的“90后”女孩郭宝关掉网络直播,清点当晚的订单数。大学毕业后,她在大城市工作,之后辞掉工作回乡,做起了网络带货主播。
通渭县马铃薯生产的粉条质地良好,她选择了带货家乡的纯土豆粉条。
白天,她裹着头巾、穿着大襟服,开着电动三轮车走过乡间小路,扎进地里,干活麻利,质朴可人;晚上,她面对手机镜头,熟稔而自信地向广大的“流量受众”介绍粉条,说话干脆,光鲜亮丽。
郭宝拍的网络视频段子乡村气息浓厚,特别是摘桑叶、掐苜蓿、搓苞谷、榨胡麻油、挑水铡草等场景,拾起乡村遗失的记忆,唤醒起了很多人的乡愁和乡情。“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让家乡的草木屋瓦、山水田园变得更美好。”她说,要引导乡亲们以精细、绿色、科学的农业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青睐。
一根网线联通四海。在郭宝的带动下,家乡的土豆粉条卖得很快,以前束在乡村“闺阁”的粉条,走出大山,为乡亲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为此,家乡的土豆种植面积陡增,加工粉条的作坊也如雨后春笋,快递物流也通进了小山村,一条全新的产业链条悄然形成。
更多的新农人在通渭成长着,他们致力于绿色农业、追求农产品质量,“再造家乡”,将乡村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让通渭的乡村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如此多娇。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