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活力促发展
今年以来,庆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农业关键环节改革作为解难题、增动力的关键一招,紧盯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宅基地审批管理、土地流转经营、集体资产监管、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综合执法等重点任务,高位谋划部署,全力推促落实,农业农村要素活力有效激发,赋能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扎实“回头看”、清理“两头占”,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在2021年底全市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基础上,以“回头看”为抓手,开展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信息核对和成员身份“两头占”问题整治,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治理、财务会计、收益分配、权能保障等制度,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营。全市共核改登记赋码信息355个,清理“两头占”人员96785人,实现操作层面问题清零销号。加快环县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和镇原县、西峰区省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示范县建设。完成全国政策与改革年报、农村合作经济年报、清产核资系统和全省“三资”系统复核,为全面掌握农村改革成果、拓展集体产权权能奠定了基础。
完善利益联结、增强带农能力,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运用“331+”模式,将农村各类存量资源清查核实、确权作价、量化入股,发展“三变+集体经济”“三变+产业”、“三变+龙头企业”“三变+合作社”等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大联农带农利益联结,让集体、农户获得更多收益。全市参与“三变”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545个,入股资金35.81亿元,带动农户28.8万户,实现分红2.11亿元,实现集体经济增收5685.78万元。
严格耕地保护、规范流转经营,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序推进全市已确权977.6万亩农村承包地数据汇交和国家、省级质检反馈问题整改,为落实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政策打好了基础。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集信息发布、合同网签、土地整治、托管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加大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力度,引导规范流转经营农村土地143.7万亩,流转率14.58%。
实行“一户一宅”、规范审批监管,不断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建立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监管、农村村民违规建房部门信息共享、违规建房举报和宅基地审批月调度等机制,坚持“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扩大政策宣传,规范审批流程,统筹推进监管整治。全市累计审批宅基地1145宗489亩,排查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线索13宗5.2亩,完成拆除7宗2.8亩,行政处罚6宗2.4亩。
构建执法体系、加大执法监管,统筹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组建市县两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探索“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新模式,建立执法清单,理清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职责边界,构建起权责明晰、分工合理、衔接有序、指挥顺畅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坚持执法为民、为农服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种子耕地“两个要害”、“瘦肉精”整治、动植物疫病监管等专项行动和违禁查处,全市累计立案查处一般程序案件109个,罚没款25.2万元。
壮大经营主体、推进规范运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摸清农村经济“家底”,全市清理核实集体资金13.58亿元、资产76.5亿元、资源3101万亩,确认集体成员232.9万人,组建经济组织1409个。育强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家庭农场培育行动,累计建成合作社8011个,规范化程度74.81%,培育家庭农场2142个,带动农户28.61万户。打造集体经济引擎,实施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计划,加快8个省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示范村建设,探索形成项目带动、入股分红、资产经营、资源盘活、多元合作、为民服务等发展模式,全市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收入5万元以上村占到86%。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破解农村劳动力、技术、信息、服务等瓶颈制约,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500万元、市级奖补资金1268万元,建成粮食、苹果、畜牧、中药材、蔬菜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21个,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规避风险、稳定增收。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