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夯实法治根基 护航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法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根本。近年来,山丹县以建设平安村、法治村为切入点,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为着力点,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聚焦防风险、解难题、补短板,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基层第一道防线作用,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抓班子,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积极推动平安法治乡村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各乡镇村两委班子成员每月轮流到村民小组讲一次党史、开展一次社会发展变化宣讲,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建立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的村级网格,以支部书记、小组长、普通党员、公益性岗位为中心户,织密织牢联防联控网格体系,确保每一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网格、每一个村组、每一户家庭、每一名群众。每月组织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研究解决法治乡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抓源头,增强基层治理能力。今年以来,各乡镇配合县司法部门开展“普法赶集”“法治大讲堂”等普法惠民服务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共10场次,采取观看宣传片、发放《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普法宣传册》、《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宣传手册等1000余册,广泛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及相关法律知识,不断提升村民法治意识。严格按照“六有”标准建设村综治中心8个,与乡镇选派的法律顾问签订“一村一法律顾问”帮扶协议书,协助村委会依法调处矛盾纠纷,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自身诉求,为农村产业发展中涉及的土地流转、权属确定、资源入股公证、合同签署等问题提供法律服务。
抓建设,提升乡村振兴质量。积极推广“到册不到户”“一户一块田”水肥一体化建设模式,总投资4911万元,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位奇镇四坝村水肥一体化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清泉镇郇庄村小麦标准化种子生产及集成技术推广综合科技示范基地、山丹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玻璃智能温室等科技示范点45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育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其中省级14家、市级10家),确定公司化改革试点村16个,已开始实体运营的西街村、清泉村、四坝村、寺沟村、范营村、静安村6个改革试点村2022年村集体经济预计收入总额达到110万元,较2021年增加57.66%,全县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实际加工农产品33万吨,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达到66%,全县畜禽出栏51.58万(头只),同比增长5.72%。积极引进和支持种植企业20多家,种植特色优势产业27800亩,建设露地蔬菜、有机杂粮、花卉制种等基地6个,新建智能型温室大棚5500平方米、钢架大棚10万平方米。进一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编辑:韩凝